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PDP)的操作步骤与应用!
一、背景
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PDP)用于绿脓杆菌的绿脓菌素测定试验。
1、检验原理:蛋白胨和甘油提供碳氮源;氯化镁和硫酸钾促进绿脓色素和荧光素的产生;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2、原理:铜绿假单胞菌能产生的绿脓菌素能被氯仿提取,且在水中溶解度比氯仿大,并且会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时碱性呈蓝色,酸性呈红色。所以加入盐酸溶液并震摇后,绿脓菌素会由氯仿转移至盐酸溶液中,并在酸性环境中呈红色。
3、用法:称取本品49.4g,另称取10g甘油,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二、操作步骤
1、按国家标准、SN标准、FDA标准或其它方法制备样品液
2、取样品液1ml加入冷却至45-50℃显色培养基中混匀或涂布于平板上
3、36±1℃培养18~24h,选用有30~200个菌落的平板,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大肠杆菌菌落。大肠杆菌典型菌落为蓝绿色,其它细菌为无色或黄色菌落。总大肠杆菌=蓝绿色菌落
4、对可疑大肠杆菌菌落可划线接种到营养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2-16小时,挑取单菌落做大肠杆菌全套生化试验
绿脓杆菌,又称铜绿假单胞菌(学名:Pseudomonasaeruginosa),1882年首先由Gersard从伤口脓液中分离到,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好氧、呈长棒形的细菌,只有单向的运动性。它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细菌,且对植物亦是机会性感染的,感染后因脓汁和渗出液等病料呈绿色。绿脓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三、应用
用于红树林土壤VBNC细菌的分离及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作用研究:
红树林作为一个微生物资源宝库,咸淡水规律交替的特殊环境,强酸性、强还原性、高盐量的特性使其有可能存在许多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菌,其中不乏活的不可培养(viablebutnon-culturable,VBNC)状态菌。但是目前传统方法只能分离到环境中不到总量的0.01%-10%微生物,限制了人们对红树林微生物资源的认识并影响了对其机能的正确把握。
利用藤黄微球菌产生的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Rpf)和MPN(most probable number)培养体系相结合,分离红树林土壤中可复苏培养的VBNC资源菌种,并筛选出对群体感应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尝试探索微生物VBNC现象与群体感应之间的相关性。
本次实验共分离纯化菌株144株,其中VBNC状态菌83株,分别属于4个门Actinobacteria、Firmicutes、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6个纲,12个目,12个科和22个属?;诶靡驯ǖ烙糜诩觳馊禾甯杏Γ╭uorum sensing,QS)的菌株CV026(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ATCC 31532)和VIR07(Chromobacteri m violaceum ATCC 12472),对分离获得的51株菌株进行比对筛选,发现一株群体感应抑制效果的菌株LQC3M004(Lactobacillus brevis)。
研究发现,该菌株经过信号分子诱导后的裂解液能显著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和生物膜产生量,当裂解液蛋白浓度为1mg/mL,2mg/mL时,对绿脓菌素产生的抑制率分别为25.16%,30.75%;当裂解液蛋白浓度为1 mg/mL时对生物膜的抑制率为16.93%,而裂解液蛋白浓度在2 mg/mL时其抑制率达到33.00%。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