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侯颖;
【导师】 朱一力;
【作者基本信息】 首都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 2010, 硕士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三月龄Sprague-Dawley SD雌性大鼠进行17周的长期递增大负荷运动,建立运动性动情周期紊乱动物模型。通过各项指标的监测变化特点和规律,完成动物骨量降低模型的建立,对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大鼠骨代谢“调节轴”—OPG-RANKL-RANK中OPG、RANKL的变化规律和特点进行连续动态观察,以阐释运动负荷—雌激素—骨量变化中,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动态变化的机制,进一步探讨过度运动训练导致雌性大鼠骨量变化的机制。方法:选取有运动能力的225只三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为递增负荷运动组120只、安静对照组105只。运动组大鼠参照阴道脱落细胞、体重、疲劳程度、血红蛋白指标为评价依据,动物运动负荷标准及负荷设定参照Bedford动物负荷标准和郑陆教授前期建立的运动性动情周期紊乱动物模型的负荷模型标准制定。分别在运动的第4、9、13、15、17周处死运动组、对照组大鼠各一组,麻醉进行全身骨密度(BMD)扫描、取右股骨脱钙,免疫组化测OPG、RANKL蛋白表达变化。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第13、周训练过程中,运动组大鼠BMD成递增趋势,在第13周训练结束后,运动组大鼠BMD开始下降,第15周和第17周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2)各组运动大鼠雌激素(E2)呈下降趋势。第9、13、17周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运动组OPG蛋白表达在第4周、第9周有所增加,在第13周开始下降,第15、17周OPG表达较弱。运动组RANKL蛋白表达在第4周zui弱,第15、17周逐渐增强。结论:(1)通过1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成功建立了过度运动估量降低动物模型。(2)适量运动中,OPG表达含量较多,RANKL表达含量较少,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长期大负荷运动,OPG表达含量较少,RANKL表达相对较多,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更多还原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