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的变化范围过大电网供电不足,供电部门采取降压供电,或地处偏远地带,损耗过多,导致电压偏低。电网用电太少,导致电压偏高电压低负载不能正常工作,电压太高,负载使用寿命缩短,或将负载烧毁。
三相电压是否平衡是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相电压不平衡指各相之间电压不相等或相角不相等,由于各相负载不平衡造成。是各相电源所加的负荷不均衡所致,属于基波负荷配置问题。发生三相不平衡即与用户负荷特性有关,同时与电力系统的规划、负荷分配也有关。
虽然影响电力系统的因素有很多,但正常性不平衡的情况大多是因为三相元件、线路参数或负荷不对称。由于三相负荷的因素是不一定的,所以供电点的三相电压和电流极易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损耗线路。不仅如此,其对供电点上的电动机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影响,危害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三相电压不平衡怎么办?
1.重视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规划等部门的工作沟通,避免配电网建设无序,尤其避免在低压配电网中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在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当中对低压台区进行合理的分区分片供电,配变布点尽量接近负荷中心,避免扇型供电和迂回供电,配电网络的建设要遵循“小容量、多布点、短半径”的配变选址原则。
2.在对采用低压三相四线制供电的地区,要积极争取对有条件的配电台区采用3芯或者4芯电缆或者用低压集束导线供电至用户端,这样可以在低压线路施工中避免三相负荷出现偏相的出现同时要做好低压装表工作,单相电表在A、B、C三相的分布尽量均匀,避免出现单相电只挂接在一相或者两相上,在线路末端造成负荷偏相。
3.在低压配电网零线采用多点接地,降低零线电能损耗。目前由于三相负荷的分布不平衡,导致了零线出现电流,按照规程要求零线电流不得超过相线电流的25%,在实际运行当中,由于零线导线截面较细,电阻值较相同长度的相线大,零线电流过大在导线上也会造成一定比例的电能损耗,所以建议在低压配电网公用主零线采用多点接地,降低零线电能损耗,避免因为负荷不平衡出现的零线电流产生的电压严重危及人身安全,而且通过多点接地,减低了因为发热等原因造成的零线断股断线,使得用户使用的相电压升高,损坏家用电器。此外对于零线损耗问题在目前一般低压电缆中,零线的截面为相线的1/2电阻值大造成了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零线损耗加大,为此可以考虑到适当增大零线的导线截面,例如采用五芯电缆,每相用一个芯线而零线则用两个芯线。
4.对单相负荷占较大比重的供电地区积极推广单相变供电。目前在城市居民小区内大部分的负载电器是采用单相电,由于线路负荷大多为动力、照明混载,而电气设备使用的同时率较低,这样使得低压三相负荷在实际运行中的不平衡的幅度更大。另外从目前农村的生活用电情况看,在很多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存在着人均用电量小,居住分散,供电线路长等问题,对这些地区可以考虑到对于用户较分散、用电负荷主要以照明为主、负荷不大的情况,采用采用单相变压器供电的方式,以达减少损耗和建设资金的目的。目前单相变压器损耗比同容量三相变压器减少15%~20%,有的厂家生产的单相变在低压侧可以引出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同时在一些地区也已开展利用多台单相变向三相负荷供电的试点,为使用单相变供电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5.积极开展变压器负荷实际测量和调整工作。配变的负荷实测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实测工作不能简单地测量配变低压侧A、B、C三相引出线的相电流,而且要测量零线上的电流,或者是测量零线(排)对地电压,从而可以更好地比较出三相负荷的不平衡情况,二是实测工作要向低压配电线路的末端和分支端延伸,这样可以进一步发现不平衡负荷的出现地点,确定调荷点三是负荷实测工作既要定期开展也要不定期开展,尤其是在大的用户负荷投运和在高峰负荷期间,要增加实测的次数,通过及时的测量配变低压出线和接近用户端的低压线路电流,便于准确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负荷的均衡合理分配。
日图科技代理品牌,爱科赛博PRE20系列电网模拟源,可模拟电网异常与正常时的状况测试,满足国标,行标,企标测试标准。
新一代回馈型可编程交流源载一体机,该产品同时具备交流电源和交流负载两种功能。交流源载一体机产品设计。 PRE20系列产品具备四象限工作能力,作为电源可满足一般电网适应性法规测试需求,作为RLC负载可满足新能源行业防孤岛?;ば阅懿馐孕枨蟆⒗胪涸匦枨?。无需搭配任何选配件即可实现一机两用,可回收电流至电网,具有高达91%的回馈效率。降低了用户设备投入及能耗费用,更符合“双碳”要求。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