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测温领域,金属加工、激光制造和高温过程的精确温度监控对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德国OPTRIS公司推出的PI系列短波红外热像仪(以PI 1M和PI 08M为代表)通过的光学设计和技术创新,解决了高温材料非接触测温中的核心挑战。该系列产品基于短波红外成像原理(0.8-1.1μm波段),在探测器灵敏度、温度量程、响应速度和系统集成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为工业4.0环境下的智能制造提供了可靠的温度视觉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解析其五大核心技术特性。
1 光学性能优势:短波成像与多模式探测
短波红外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的物理成像优势。与传统8-14μm长波热像仪不同,OPTRIS PI系列工作在0.8-1.1μm短波光谱范围(PI 08M更精准至780-820nm),这一设计直击金属测温痛点:金属材料在1μm波长下的发射率(ε=0.4-0.6)显著高于传统长波段的发射率(ε=0.1-0.3)。这一特性源于普朗克辐射定律的物理规律——物体在短波波段辐射能量随温度呈指数增长,使热像仪能够穿透金属表面反射干扰,捕捉真实的表面热辐射。
探测器参数:PI系列采用高动态CMOS探测器,分辨率高达764×480像素,像素尺寸15μm×15μm。其热灵敏度(NETD)在700°C时优于1K,即使在1000°C高温下仍保持<2K的噪声抑制能力。这种精细的像素结构结合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使设备能够辨识微小的温度差异,为高精度热成像奠定硬件基础。
多模式成像能力:为适应不同工业场景的速度要求,产品提供四档可切换分辨率/帧频组合:
精细成像模式:764×480像素@32Hz,适用于需要高空间分辨率的静态场景
平衡模式:382×288像素@80Hz(可切换27Hz),满足多数动态过程的监测需求
高速模式:72×56像素@1kHz,专为捕捉毫秒级快速热事件(如激光瞬间加热)而设计
线扫描模式:764×8像素@1kHz,针对连续运动目标的线性温度剖面采集
表:OPTRIS PI 1M热像仪不同镜头配置性能参数对比
焦距(mm) | 视场角(FOV) | 最小物距(mm) | 温度量程(27Hz模式) | 光学分辨率 |
---|---|---|---|---|
16 | 41°×25° | 300 | 450~1800°C | 255:1 |
25 | 27°×17° | 300 | 450~1800°C | 400:1 |
50 | 13°×8° | 500 | 525~1800°C | 833:1 |
75 | 9°×6° | 1000 | 525~1800°C | 1280:1 |
镜头系统的灵活性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边界。用户可根据测量距离和目标尺寸选择四种可互换镜头(焦距16/25/50/75mm),其中75mm长焦镜头的光学分辨率高达1280:1,可在10米外对直径0.8mm的微小目标进行精确测温。这种??榛庋杓?/span>使单台设备能够适应从宽幅炉膛监测到聚焦微小焊点的多样化场景。
2 精准测温能力:宽温域连续覆盖
OPTRIS PI系列的核心突破在于其无分段连续测温能力,解决了传统红外设备在量程切换时的数据中断问题。PI 1M支持450°C至1800°C 的连续测量(PI 08M为575-1900°C),全程无需切换量程。这一特性在动态热处理过程中尤为重要——当金属工件从预热段(约600°C)进入熔融段(>1500°C)时,系统可持续输出稳定温度数据,避免因量程切换导致的温度跳变或信号丢失。
精度指标:在标准环境温度(23°C)下,设备提供读数的±1%精度(目标温度<1400°C)。即使在1kHz高速模式下,仍保持±1.5%的高精度水平。以测量1200°C钢坯为例,其绝对误差控制在±12°C以内,远超工业级测温设备±1%~±2%的常规标准。
热灵敏度特性:设备采用双参考温度实时补偿技术,热灵敏度在700°C时<1K,1000°C时<2K。这一指标对监测热处理过程中的细微温度波动至关重要——例如感应加热时±5°C的偏差可能导致金属相变异常,PI系列能够精准捕捉此类微小变化。
抗干扰设计进一步保障了复杂环境下的测量可靠性:
1064nm陷波滤光片:PI 1M可选配该光学器件,有效滤除CO?/NIR激光加工中产生的干扰辐射(波长约1060nm)。
多参数补偿算法:内置环境温度、大气透过率及反射背景补偿模块,用户可设定0.100~1.100范围内的发射率值,适应不同金属材质(如铝:0.1-0.2,不锈钢:0.3-0.4,氧化钢:0.8-0.9)。
实时模拟输出:中心像素的0-10V模拟信号以1ms超快响应时间输出,为PLC控制系统提供即时温度反馈。
3 坚固硬件设计:工业级防护与集成
在机械设计层面,OPTRIS PI系列采用紧凑型全金属外壳(46×56×90mm),重量仅245-311g(视镜头配置)。这种轻量化设计使其可直接集成于机械臂末端或狭窄的产线空间,突破传统热像仪安装受限的瓶颈。
工业防护特性:
IP67防护等级(NEMA 4标准):防尘防水特性允许设备在铸造、锻造等高污染环境稳定运行。
宽温域适应性:工作温度5-50°C,存储温度-40-70°C,耐受20-80%相对湿度(无凝露)。
抗振抗冲击:通过IEC 60068-2-27抗冲击(25G/50G)及IEC 60068-2-6振动测试,适应冶金车间强振动环境。
工业接口配置:
标准过程接口(PIF):集成0-10V输入、数字输入(Max 24V)、0-10V输出。
工业级PIF扩展:提供2路模拟输入、3路0/4-20mA输出、3路继电器(30V/400mA)及故障安全继电器,可直接驱动冷却系统或报警装置
电缆扩展能力:USB电缆支持1-20米可选,其中5/10米版本采用耐高温设计(180°C),适用于近炉安装
表:OPTRIS PI系列工业过程接口功能详解
接口类型 | 信号规格 | 通道数量 | 典型工业应用 |
---|---|---|---|
模拟输入 | 0-10V | 2路 | 接收热电偶/PLC信号 |
数字输入 | Max 24V | 1路(标准)/3路(工业) | 外部触发/急停信号 |
模拟输出 | 0-10V或0/4-20mA | 1-3路 | 连接PID控制器 |
继电器输出 | 0-30V/400mA | 3路 | 驱动报警器/冷却阀 |
高速模拟输出 | 0-10V @1kHz | 1路 | 实时温度反馈 |
供电设计采用USB总线取电(最大功耗2.5W),无需额外电源适配器。同时可选配冷却保护套及高温电缆,使其能在距目标300mm的极限位置稳定工作,直面熔融金属的辐射热冲击。
4 智能系统集成:软件生态与实时控制
OPTRIS构建了多层次软件生态系统,覆盖从基础操作到深度开发的全部需求:
PIXConnect基础软件:提供实时热成像显示、区域温度分析(点/线/面)、温度-时间曲线绘制及数据记录功能。
ConnectSDK开发包:支持C++、C#、Python等语言调用,开放温度数据流接口,便于集成至MES/SCADA系统。
ExpertAPI高级控制:通过事件触发捕获(如超温报警)、温度分布统计及多相机同步功能,满足复杂工业场景的定制化需求。
1ms响应控制链是PI系列的核心竞争力。当检测到目标温度异常时,系统通过高速模拟输出(1ms延迟)向PLC发送信号,PLC即刻调整加热功率或触发急停。以激光焊接为例,该技术可将温度控制闭环缩短至10ms级,避免因延迟导致的焊穿缺陷。
智能诊断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热点自动追踪:动态识别图像中的最高温区域,特别适用于感应加热线圈的局部过热监测。
温度趋势分析:记录历史温度曲线,生成加热/冷却速率报告,为工艺优化提供量化依据。
AI缺陷识别扩展:基于SDK开发的智能算法可关联温度模式与产品缺陷(如淬火裂纹对应的温度梯度突变)。
5 高温应用场景:金属制造的全面适配
基于其的技术优势,OPTRIS短波热像仪在高温工业领域展现出广泛适用性:
金属成型与热处理:在轧钢回火工艺中,PI系列持续监测800-1200°C带钢温度,控制冷却速率以获得特定金相组织。其1kHz高速模式能捕捉0.5秒内的急冷过程,确保马氏体转变均匀性。压铸模具监测时,设备以80Hz帧频扫描模具表面,实时检测>600°C的局部热点,预防模具变形失效
激光增材与焊接:针对金属3D打印,PI 08M的0.8μm光谱灵敏度可穿透激光等离子体干扰(波长约800-820nm),精确测量熔池温度。其27°×17°视场角覆盖常见打印区域(如200×200mm成型舱),精度达±1%,直接用于闭环控制激光功率。在动力电池焊接中,1ms响应时间配合线扫描模式,实现每秒1000行的温度剖面采集,即时剔除虚焊电芯。
高温熔炼与烧结:钢水温度监测场景下,PI 1M通过75mm长焦镜头在5米外测量1600°C钢水,避免热辐射损伤。其连续量程覆盖从出炉到浇注全过程,精度±2%。陶瓷烧结炉中,设备透过观察窗监测>900°C的窑内温度场,生成温度均匀性图谱,优化加热区设置。
在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同样经过严苛验证:某汽车厂热处理线上,PI 1M在环境温度45°C的工况下连续运行12个月,测温偏差仍保持在±1.2%以内,充分验证了其工业级耐久性。
结语:重新定义高温测量标准
德国OPTRIS短波红外热像仪通过光谱创新(1μm波段)、硬件突破(1kHz/1ms响应)及系统集成(全接口/IP67)的融合,解决了高温金属制造中的核心测温难题。其450-1800°C连续量程、±1%精度及多镜头配置的特性,使单台设备即可覆盖从实验室研发到全自动产线的各类场景。随着智能制造对过程数据的要求不断提高,该系列产品将持续赋能金属加工、激光制造及高温处理行业,构建更精确、更可靠的温度控制闭环。在追求工艺极限的工业场景中,OPTRIS PI系列不仅提供测量工具,更成为优化品质、提升效率的核心技术支点。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