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检测领域,精确高效的液体处理已成为实验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全球实验室精密仪器的品牌,日本立洋NICHIRYO凭借其七十余年的专业研发经验,推出了多通道微量移液器系列产品,改变了传统移液操作的效率瓶颈。这些仪器不仅融合了人体工学设计理念,更通过创新技术突破实现了亚微升级别的操作精度,成为分子生物学、药物筛选、细胞培养等领域的工具。本文将深入解析NICHIRYO多通道微量移液器的技术原理、产品矩阵、操作模式及应用场景,揭示其在提升实验效率与数据可靠性方面的核心价值。
1 产品系列与技术参数
日本立洋NICHIRYO的多通道微量移液器产品线以Nichipet 7000系列为代表,该系列经过精心设计,可满足从基础研究到高通量筛选的多样化需求。这一系列产品包含两大通道规格和四类量程型号,构建了完整的液体处理解决方案。
通道规格:Nichipet 7000提供8通道和12通道两种规格。8通道型号专为标准96孔板的每行操作而优化,而12通道型号则能同时处理一整排样品,效率提升50%,并兼容96孔板和384孔板的工作需求。
量程型号:每种通道规格又细分为四个量程型号,覆盖了从微量到常规的完整操作范围:
V型:0.5-10μL量程,最小分增量为0.01μL,专为微量试剂分配设计
S型:5-50μL量程,最小分增量0.1μL,适用于常规PCR反应体系构建
L型:40-200μL量程,最小分增量0.2μL,用于细胞培养液添加
K型:50-300μL量程,最小分增量1μL,适合培养基分配等大体积操作
表:Nichipet 7000系列移液器技术参数与精度指标
型号 | 通道数 | 量程范围(μL) | 最小分增量(μL) | 典型精度(以最大容量计) | 适配吸头 |
---|---|---|---|---|---|
00-NP7-8V | 8 | 0.5-10 | 0.01 | ±2.0%(10μL) | BMT-UT/UTR |
00-NP7-12S | 12 | 5-50 | 0.1 | ±1.0%(50μL) | BMT-SG/SGR |
00-NP7-12L | 12 | 40-200 | 0.2 | ±0.9%(200μL) | BMT-SG/SGR |
00-NP7-8K | 8 | 50-300 | 1 | ±0.6%(300μL) | BMT-K/KR |
在精度性能方面,Nichipet 7000系列展现出行业水准。以12通道300μL型号(00-NP7-12K)为例,在最大容量下的精度误差仅为±0.6%,误差系数(CV值)低于0.2%。即使是挑战性的微量操作(1μL),其精度仍可维持在±8.0%,CV值≤4.0%的水平。这种的稳定性得益于立洋的活塞密封技术和特殊复合材料应用,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阻力特性不变,且不易受操作者手温影响。
每款移液器都配备了专用灭菌吸头系统,采用BMT系列高温灭菌吸头,每盒960支装(96支×10套),既保证了无菌操作需求,又提高了实验效率。吸头与移液器间采用声波焊接技术,确保气密性达到最佳状态,即使是挥发性有机溶剂也能精准移取
2 人性化设计与安全特性
NICHIRYO移液器在人体工学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操作舒适性与功能性结合。手柄采用360度自由旋转机制,使实验人员能够根据操作台高度、孔板位置和个人习惯调整到最佳角度,大幅减轻腕部压力。这种设计对需要连续处理多块微孔板的高通量实验尤为重要,可降低重复性劳损风险。
移液器的锁指扣设计是另一项创新——只需拇指轻轻上推即可锁定设定容量,避免操作过程中意外改变体积设定。结合数字显示窗的清晰读数,实现了真正的单手操作,即使左手操作者也能轻松掌控。手柄曲线经过生物力学优化,贴合手掌自然弧度,表面防滑纹理确保在潮湿环境下也能稳固握持。
在消毒安全方面,Nichipet 7000系列树立了行业新标准。整支移液器可耐受高温高压灭菌(121°C,20分钟),也可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或DEPC溶液浸泡(2小时)去除RNA酶。这一特性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尤为关键,可有效防止RNA降解和样品交叉污染。对于1000μL及以上大容量型号,移液器前端还配置了高效滤芯系统,阻隔气溶胶和生物微粒,?;げ僮魅嗽卑踩?。
退吸头机制同样体现人性化关怀。传统的移液器在退吸头时往往需要手指直接接触可能污染的吸头,而Nichipet 7000设计了前置退头杆,通过拇指按压即可安全弹出吸头,避免手部与污染物的直接接触。这一细节对处理传染性样本或毒性试剂时尤为重要,显著提升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3 扩展产品线:自动化与专用移液系统
除标准多通道移液器外,NICHIRYO还开发了多种专用移液系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特殊需求。这些产品与Nichipet 7000系列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液体处理解决方案。
3.1 全自动机器人分液系统
NSP-7000Ⅲ代表了立洋在自动化液体处理领域的顶尖技术。这款紧凑型台式系统集成了四列吸头架和微孔板叠加贮备槽,五个移动工作架可灵活放置吸头架、试剂槽、废液槽及符合ANSI标准的各种容器
核心技术:系统采用可更换分液机头设计,标准配置为200μl×12道,另有30μl×12、30μl×24及1000μl×12道可选。的Y轴移动技术使12道机头能够匹配384孔板的工作需求,实现高密度样品处理。
智能传感:配备液面感应系统及废液排出系统,可自动检测液体表面高度变化,避免空吸或撞针??裳∨涞?span style="font-weight: 600;">试剂自动添加系统进一步扩展了功能边界
操作模式:提供六种专业分液模式:
单行单次模式:标准单点分液
多行连续模式:整板连续分注
顺序稀释模式:自动进行梯度稀释
板孔对板孔模式:96孔板到96孔板的对应转移
96孔至384孔模式:四倍密度转移
自定义混合模式:复杂实验流程编程
3.2 八通道可调连续加样器
MODEL 8800是专为96孔板设计的革命性产品,通过一次吸入操作即可完成8道针管的连续分注。
高效设计:系统配置A、B两型加样针管组件,分别提供520μl(10/20/40μl三档)和1300μl(25/50/100μl三档)容量规格,最多可连续加样50次无需重新装填。
精确控制:液体排出速度可无级调节,避免飞溅或气泡产生,特别适合粘度各异的样品处理。针管及组件可高温消毒(121℃,20分钟),满足细胞实验的无菌要求。
应用场景:该设备在ELISA检测、中和试验和药物敏感性测试中表现,将传统手动操作效率提升3倍以上。
3.3 全自动稀释移液系统
MILUTOR-III系统专为高精度加样与稀释而设计,代表了自动化样品制备的最高水准。
参数配置:系统配备双针管结构,试剂针管容量覆盖100μL至25mL,样品针管提供25μL至1mL的精密范围,精度误差≤1%,重复<0.2%。
操作模式:预设“备液准备”、“加样”、“连续加样”及“稀释”四种智能模式,面板指示灯引导操作避免失误。系统内置50种程序存储能力,RS232C接口支持与LIMS系统对接。
材料安全:液体接触面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和硼硅玻璃材质,确保化学兼容性,即使是强腐蚀性溶剂也能安全处理。
4 应用场景与操作模式
NICHIRYO多通道移液系统凭借其灵活的操作模式和广泛的量程覆盖,在生命科学研究与临床诊断的多个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1 核心应用领域
高通量筛选(HTS):在药物研发领域,12通道Nichipet 7000系列结合NSP-7000Ⅲ系统可实现每天数千个样品的高效处理。连续分注模式显著加速先导化合物筛选进程,尤其适用于激酶抑制试验、受体结合分析等自动化平台
分子生物学研究:微量V型移液器(0.5-10μL)凭借±2.0%(10μL)的高精度,成为PCR反应体系构建、cDNA文库制备和基因测序样品准备的工具。其DEPC处理兼容性可消除RNA酶污染风险,确保RNA样本完整性。
细胞培养与检测:L型和K型移液器(40-300μL)在细胞实验中表现,可精确添加培养基、生长因子或检测试剂。MODEL 8800的8通道连续分注功能特别适用于MTT法细胞毒性检测和96孔板单克隆筛选。
临床诊断:在ELISA检测中,NSP-7000Ⅲ的顺序稀释模式可自动完成标准曲线制备,稀释精度达0.2%,远高于手动操作的3-5%误差范围。其废液排出系统可安全处理含病原体样本,降低实验室获得性感染风险。
4.2 先进操作模式
单行单次模式:最基础的操作方式,适合小规模样品处理或贵重试剂添加,最大限度减少浪费
多行连续模式:整板连续分注,将一块96孔板的处理时间从传统手动操作的15分钟缩短至3分钟以内,效率提升80%。
顺序稀释模式:自动执行等比稀释,特别适用于IC50测定或标准曲线制备。系统通过精确的吸排液算法避免交叉污染,稀释准确度达99%以上。
板孔对板孔转移:96孔板间的样品转移,保持样品位置一致性,避免错位风险
96孔至384孔转移:通过精确的坐标映射,将96孔板样品转移到384孔板的对应四倍区域,密度提升4倍而不增加操作复杂度
混合震荡模式:NSP-7000Ⅲ集成的震动器可进行微孔板样品混合及机械震摇,取代传统涡旋振荡器,实现“移液-混合”一体化操作
5 维护与校准支持
为确保移液器长期保持最佳性能,NICHIRYO设计了完善的维护体系和用户友好的校准机制。日常维护包括整机高温消毒(121℃,20分钟)和紫外线照射,而O形圈、活塞等易损件采用??榛杓疲没Э勺孕懈?/p>
Nichipet 7000系列引入了创新的 “Easy Calibration”系统,无需专业工程师介入,用户即可通过标准砝码和内置调节机构完成精度校准。这一设计大幅减少?;奔?,尤其适合偏远地区实验室。推荐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校准,通过称重法测定蒸馏水的移液重量,根据温度补偿公式计算实际体积,误差超过±2%即需调整。
表:NICHIRYO移液器技术优势与核心竞争点
技术维度 | 创新特性 | 用户价值 | 应用场景 |
---|---|---|---|
精度控制 | 温度补偿活塞系统 | 手温影响降低70%,长期稳定性提升 | 四季温差大环境、长时间操作 |
材料科学 | PTFE包陶瓷活塞 | 耐腐蚀性提升,兼容有机溶剂 | DMSO药物筛选、氯仿提取 |
人机交互 | 360°旋转手柄+锁指扣 | 操作疲劳降低50%,单手操作 | 高通量筛选、连续板操作 |
安全保障 | 整支DEPC处理+滤芯防护 | RNA酶清除,气溶胶阻隔 | RNA提取、病毒样本处理 |
智能扩展 | 机械臂兼容接口 | 无缝接入自动化工作站 | 药物发现平台、组学分析 |
中国用户可通过东南科仪、北京伯乐生命等授权代理商获取技术支持,这些代理商在全国主要城市设有服务中心,提供快速响应。维修站点配备专业校准平台,可追溯至NIST标准,确保测量结果符合GLP规范。
6 技术优势总结
日本立洋NICHIRYO多通道微量移液器代表了精密液体处理技术的水平,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大维度:
精度与可靠性:从0.01μL的微量操作到300μL的常规处理,Nichipet系列始终保持行业的精度标准。其温度不敏感设计和低吸附材料应用确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提供一致性能,尤其适合全年无休的核心实验室。
高效人机交互:360度旋转手柄、锁指扣容量锁定、前置退头杆等创新设计,将人体工学理念发挥到。研究表明,这些特性可使操作疲劳度降低50%,在八小时工作制下提高30%的工作效率。
全面生物安全:从整支高温灭菌到DEPC溶液浸泡除酶,从气溶胶防护滤芯到无接触退吸头机制,构建了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这一特性使NICHIRYO产品在BSL-2级以上实验室成为。
随着自动化与智能化成为实验室发展的主流趋势,NICHIRYO通过NSP-7000Ⅲ等系统展示了其在集成工作站领域的实力。紧凑的台式设计不占用超净台宝贵空间,却提供媲美大型自动化工作站的功能,为中小型实验室开启了高通量研究的大门。
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日益发展的今天,日本立洋NICHIRYO多通道微量移液器将持续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发现等前沿领域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其融合精密机械、材料科学和人机交互的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实验效率,更重新定义了液体处理的质量标准,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向着更高精度、更高通量的方向不断前进。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