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全国文明村镇、国家4Aji旅游景区“麻山幸福村”一直向里,天涯种业科学院麻山基地近在眼前。深秋时节,微风吹拂着广阔的田野,基地卷起层层稻浪,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
“中国南繁看萍乡,萍乡制种看湘东”。江西省湘东区拥有一个全国种业20强(排名di7)A证企业和一支近万人种业科研生产大军,水稻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9.5万亩,占全国南繁制种面积85%以上,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制种之乡”。2021年,在天涯种业科学院基础上,中国水稻研究所早稻研究中心落户麻山镇汶泉村。2022年,麻山镇党委政府联合托普云农在湘东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智慧种业服务平台,建设一个数字化制种基地和综合园区,集水稻新技术、新品种培育展示,科普研学,文化体验于一体。

在湘东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有这样一个地方,一块LED大屏幕正实时更新着水稻种植、生产、园区、农户、企业等数据,七八个人正在操作电脑屏幕管理着全区13万亩稻田。这是湘东区今年新建的智慧种业服务平台,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全产业链提供资源共享和数字化服务。

聚焦制种产业数字化场景应用,托普云农打造数据中心和领导驾驶舱,采集和汇聚多方数据资源,打造全域资源一张图、种子供需交易专题、投入品监管专题、种子检测管理专题、园区数字生产场景和园区智能管理场景,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面对基地生产发展难题,建设物联监控(含移动APP)、智能种植、智慧农事管理、质量安全溯源、产业发展监管、智能农机监管和田间交互体验等七大应用管理系统,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多个维度有效保障了湘东区优质稻种业的发展。
“通过这样一套智慧平台,首先能够打通种业供应链各环节,避免种业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孤岛’;其次,能够改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农业主体由经验种植管理向科学化转变;最后,能够的信息共享和功能复用,服务园区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用户?!蓖衅赵婆┘际跞嗽苯樯芩?。
萍乡市湘东区至今已有近50年的水稻制种史,近年来,通过培育优质品种、统一提供肥料农药、强化种子仓储及加工等一系列措施,壮大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快、创新发展强的制种企业,推动了湘东区水稻制种企业迈上新台阶,今年,更是入选了制种大县名单。

为进一步提高制种基地的信息化水平,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湘东区政府以天涯种业科学院麻山基地为试点,聚焦种子基地生产模式单一、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联合托普云农共同打造集中连片、旱能灌、涝能排、有效隔离、稳产高产的现代化制种基地?;赝ü忌枭是椤⒚缜?、虫情、灾情监测设备以及绿色防控智能装备,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数据可视化;基于神经网络构建水稻生长模型,打造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将生育期与气候生长季、水稻长势与灌溉液位进行对比分析,实现作物的生长适应性评估。



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及大数据等技术,基地还打造了公共服务平台,为制种生产、农资农机、物流交通等提供专业化服务,开展田间生产、种子加工、仓储调运等信息监测,强化溯源管理和数据分析,形成质量安全追溯档案,持续提升流程控制信息化水平,同时以制种产业为核心、相关产业为补充,打造田间交互体验系统和智能语音服务,呈现出链条完整、产业融合、现代化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种业发展新业态。
喜看稻菽千重浪,又是一年丰收时!湘东区排上镇天涯种业科学院基地内,各类品种的水稻在实验田里摇曳着金黄色、青绿色的身姿,不断吸引着路过的游人驻足。湘东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笑着说,“现在的基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智能化装备,有了这些新技术的加入,我们工作确实轻松很多,水稻制种产量也在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全区制种累计总产量已达7亿余公斤。”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