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ron M390超高温黑体炉在热反应火焰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 基于氧化剂形态对燃烧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在高温热反应体系中,火焰温度是评估燃烧效率与反应性能的关键参数。为了获得高精度的温度数据,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引入了Mikron M390超高温黑体炉,作为颜色辐射测温技术中的温度标定标准源。该设备的应用成为论文《连接热反应中的聚集与燃烧速率:氧化剂形态的作用》(Combustion and Flame, 2021)中成功获取火焰温度数据的核心技术手段。简要来说,通过提取三通道强度(红、绿、蓝)比值,结合黑体源(Mikron M390)进行校准,从而获得反应火焰的温度。原始视频通过自建的MATLAB程序处理,并使用MATLAB内置算法进行贝叶斯滤镜的解码,最终输出和报告相应的火焰温度图。
该研究聚焦于铝/氧化铜(Al/CuO)热反应体系,探讨了不同形态的氧化剂(CuO微粒、微线和纳米粒子)对燃烧速率、温度及铝颗粒聚集行为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高速摄像系统记录燃烧过程,并结合颜色辐射测温技术进行温度分析。通过提取图像中红、绿、蓝三通道的光强比值,并以Mikron M390超高温黑体炉为温度基准进行校准,从而实现了μm级空间和μs级时间分辨率下的火焰温度测量。
Mikron M390超高温黑体炉提供了稳定可控的辐射源,其输出与黑体辐射特性高度吻合,是进行高温热辐射校准的理想设备。结合自编写的MATLAB图像处理程序,研究团队将每一帧图像中像素点的颜色信息转化为实际温度,并生成火焰温度分布图,最终实现不同氧化剂形态下热反应温度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CuO微线代替CuO微粒后,热反应的火焰温度从2550 K显著提高至3200 K,燃烧速率提升约27倍。此类对比数据的精确性依赖于Mikron M390超高温黑体炉的稳定温度标定,使研究团队能够准确量化热反应性能的提升,并进一步提出“口袋模型”(Pocket Model)解释氧化剂形态如何影响铝聚集尺寸与燃烧行为。
综上所述,Mikron M390超高温黑体炉在本研究中作为温度测量与校准的核心设备,不仅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也为深入理解高能材料燃烧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撑。其在热反应研究中的应用,体现了精密热辐射测量设备在前沿材料科学实验中的关键价值。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