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力士乐先导式比例溢流阀在调试和测试中可能因电气连接、液压系统、机械部件或参数设置等问题出现故障。以下按故障现象分类,提供系统性的排查步骤和解决方法,帮助快速定位并排除问题。
一、Rexroth比例溢流阀核心故障现象及排查方法
1. 无压力输出(系统压力始终为 0)
可能原因:电源故障、线圈断路、阀芯卡滞、控制信号未输入。
排查步骤:
Step 1:检查电源连接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 M23 连接器引脚 1(VCC)与引脚 2(GND)之间的电压,应满足 24V DC±10%(即 21.6~26.4V)。若电压为 0 或异常:
检查电源适配器是否损坏(用备用电源替换测试);
检查线路是否断路(重点排查熔断器、接线端子);
确认引脚 1 与 2 是否反接(阀具备反极性?;?,但反接时无输出)。
Step 2:检测线圈完整性
断开电源,测量线圈电阻(引脚 1 与 2 之间),正常阻值应为25Ω±5%(23.75~26.25Ω)。若阻值为∞(断路)或接近 0(短路):
更换线圈组件(订货号:R901234567);
检查线圈引线是否因振动断裂(需重新焊接或更换)。
Step 3:检查阀芯是否卡滞
若电源和线圈正常,仍无压力输出,可能是阀芯被污染物卡滞(液压油清洁度不达标):
先对系统泄压(关闭动力源,打开泄油阀),断开阀与管路的连接;
拆解阀体(需使用专用工具,避免损伤阀芯),观察阀芯与阀套配合面是否有划痕或颗粒附着;
用煤油或液压油清洗阀芯和阀套(禁止用铁丝等硬物刮擦),装配前用压缩空气吹干;
检查液压油污染度(需达到 NAS 8 级以上),若污染严重,更换油液并清洗油箱、滤芯。
Step 4:验证控制信号
用示波器测量引脚 3(IN+)与引脚 4(IN-)之间的信号,应满足 0~10V 或 4~20mA(根据放大器设置)。若信号为 0:
检查放大器是否正常输出(用信号发生器替代放大器测试);
确认使能信号(引脚 5)是否为高电平(≥12V),未使能时阀无动作。
2. 压力波动大(压力偏差超过 ±2bar)
可能原因:油液污染、油液粘度异常、机械振动、电磁干扰、放大器参数错误。
排查步骤:
Step 1:检查油液状态
取样检测油液粘度,应符合 ISO VG46(40℃时运动粘度 41.4~50.6mm2/s),粘度太高(如低温环境)会导致阀芯响应迟滞,太低(如高温)会导致泄漏增加;
用颗粒计数器检测污染度,若超过 NAS 8 级(每 100mL 油液中≥10μm 颗粒数>2370),需更换油液并清洗滤芯(建议使用 10μm 精度滤芯)。
Step 2:消除机械振动
检查阀的安装扭矩(应按 6N?m 紧固),若松动会导致阀体与底板共振,加剧压力波动;
测量安装面平行度(需≤0.05mm),不平会导致阀体变形,影响阀芯运动;
在阀与底板之间增加 0.1mm 厚铜垫片(弹性补偿),减少振动传递。
Step 3:解决电磁干扰
若压力波动与动力设备(如电机)启停同步,说明存在电磁干扰:
检查信号电缆屏蔽层(引脚 7)是否单端接地(接地电阻≤4Ω);
在电缆两端加装铁氧体磁环(阻抗≥100Ω@100MHz);
将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间距拉至≥30cm,交叉时垂直布线。
Step 4:调整放大器参数
若压力波动呈周期性(如 5~10Hz),可能是放大器增益过高导致振荡:
通过力士乐 IndraWorks 软件降低比例增益(默认值的 80%);
增加滤波时间(从 0.1s 调整至 0.3s),抑制高频干扰;
延长斜坡时间(从 0.5s 增至 1s),减缓阀芯动作速度。
3. 响应迟缓(阶跃信号下压力上升时间>100ms)
可能原因:油温过低、阀芯磨损、放大器斜坡时间过长、先导油口堵塞。
排查步骤:
Step 1:检查油温
用温度计测量液压油温度,若低于 10℃,油液粘度急剧上升,导致阀芯运动阻力增大:
开启系统加热器(若有),将油温升至 20~40℃;
短期可添加粘度指数改进剂(如聚甲基丙烯酸酯),降低低温粘度。
Step 2:检查阀芯磨损
拆解阀体后,用千分尺测量阀芯与阀套的配合间隙(标准间隙 0.005~0.01mm)。若间隙>0.02mm:
更换阀芯组件(订货号:R900987654);
检查油液中是否有金属颗粒(可能是泵或缸体磨损导致),需排查整个液压系统。
Step 3:优化放大器参数
查看放大器斜坡时间设置,若>2s 会显著减慢响应速度,可调整至 0.5~1s(根据系统负载惯性);
提高比例增益(默认值的 120%),增强信号对阀芯的驱动能力(需避免振荡)。
Step 4:清理先导油口
先导式比例阀依赖先导油控制主阀芯,若先导油口(通常为 M5 螺纹)堵塞:
用 0.5mm 直径的通针清理油口(禁止用金属丝,防止划伤);
检查先导油路滤芯(若有)是否堵塞,需更换为 5μm 精度滤芯。
4. 故障报警(FAULT 灯亮,引脚 6 输出低电平)
可能原因:过压、过流、温度过高、传感器故障。
排查步骤:
Step 1:排查过压
用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实际压力,若超过设定上限(80bar+5%=84bar):
检查放大器压力上限参数是否误设(应设为 80bar);
确认负载是否异常(如执行器卡滞导致压力骤升),需排除负载故障。
Step 2:检测过流
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线圈电流,正常工作电流应≤0.8A。若超过 1A:
检查放大器电流限制参数(应设为 0.8A);
测量线圈电阻,若阻值偏低(<23.75Ω),可能是线圈局部短路,需更换线圈。
Step 3:检查温度
用红外测温仪测量阀体温度,若超过 60℃(环境温度 + 40℃):
检查冷却系统(如散热风扇、冷却器)是否工作;
减少连续工作时间(若为间歇工况),或更换更大流量的冷却器。
Step 4:验证传感器
若系统接入压力反馈传感器(如与放大器闭环控制):
断开传感器,用模拟器输入 4~20mA 信号,若故障消失,说明传感器损坏;
检查传感器接线(信号线与电源线是否混接),重新焊接端子。
5. 线性度超差(输入信号与压力非线性偏差>±1.5% FS)
可能原因:零点 / 增益校准错误、阀芯磨损、油液污染。
排查步骤:
Step 1:重新校准放大器
进入放大器校准模式(按力士乐 IndraWorks 软件指引);
输入 0% 信号(0V 或 4mA),调节 OFFSET 电位器,使压力为 0bar(允许 ±0.5bar);
输入 100% 信号(10V 或 20mA),调节 GAIN 电位器,使压力为 80bar(允许 ±1.2bar);
按 25%、50%、75% 信号点验证,确保各点偏差≤±1.2bar。
Step 2:检查阀芯状态
若校准后仍非线性,可能是阀芯磨损导致节流特性变化:
拆解后观察阀芯锥面是否有磨损(正常应光滑无划痕);
更换阀芯后重新校准,若恢复正常,说明原阀芯已失效。
Step 3:更换油液
油液中若含有胶质或水分(会导致阀芯粘滞),需:
排空油箱,用专用清洗剂(如煤油)冲洗管路和阀体;
加注新油(推荐力士乐 HEES 生物降解液压油),并运行系统 30 分钟排除空气。
二、Rexroth比例溢流阀故障排除的安全规范
泄压操作:所有排查前必须关闭液压泵,打开泄油阀,确认系统压力降至 0bar(用压力表验证),避免高压油喷射伤人。
断电操作:检测电气部件时,需断开电源,并用验电器确认无电压,防止触电。
工具规范:拆解阀体时使用专用扳手(避免用活扳手损伤六角面),清洗阀芯时用专用毛刷(禁止用金属工具)。
三、Rexroth比例溢流阀预防措施(减少故障复发)
定期维护:每 500 小时检查油液污染度,每 2000 小时更换滤芯和油液;
环境控制:保持环境温度在 - 20~60℃,避免粉尘、腐蚀性气体;
参数备份:定期通过放大器软件备份参数(防止误操作丢失);
记录档案:每次调试和故障处理后,记录压力曲线、参数设置和更换部件,便于追溯。
通过以上步骤,Rexroth比例溢流阀可系统性排查的常见故障。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