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剪切表观粘度测定仪主要用于模拟润滑油在发动机高温、高剪切工况下的粘度特性,其组成需精准满足温度控制、剪切力施加及粘度检测的需求,核心部分可分为 6 大系统。
1. 加热与温控系统:模拟高温环境的关键
这是实现 “高温” 条件的核心,直接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加热元件:多采用高精度电加热棒或红外加热装置,需具备快速升温能力(通常可加热至 150℃~200℃,部分型号可达 300℃以上),且加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影响样品性质。
温控装置:由温度传感器(如铂电阻 PT100)和 PID 控制器组成,能将温度波动控制在 ±0.1℃以内,确保测试过程中温度稳定。
2. 剪切发生系统:实现高剪切速率的核心
负责提供 “高剪切” 条件,通过机械运动使样品处于指定剪切速率下(通常为 10?~10? s?1,模拟发动机轴承等部位的剪切环境)。
旋转部件:常见结构为 “纺锤 - 定子” 或 “转子 - 腔体” 组合。纺锤 / 转子由高强度耐磨材料(如不锈钢、陶瓷)制成,高速旋转时与定子 / 腔体形成狭窄间隙,迫使样品在间隙中受剪切。
驱动装置:通常为伺服电机或变频电机,可精确控制旋转速度,确保剪切速率稳定(误差需控制在 ±1% 以内)。
3. 粘度检测系统:捕捉剪切下的粘度信号
通过检测样品在剪切过程中的阻力,间接计算表观粘度。
扭矩传感器:安装在旋转轴上,当样品受剪切产生阻力时,传感器会捕捉旋转轴的扭矩变化,再通过公式(粘度与扭矩正相关)换算为粘度值。其精度需达到 ±0.5%,确保微小粘度变化可被识别。
信号放大器:将扭矩传感器的微弱电信号放大,便于后续数据处理。
4. 样品处理系统:承载与?;ぱ?/p>
样品池 / 腔体: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如润滑油),需与加热系统、剪切系统匹配,材质需耐高温、耐化学腐蚀(如惰性金属或石英),且容积精准(通常为几毫升至几十毫升),避免样品过量或不足影响剪切效果。
密封装置:防止高温下样品挥发或外界杂质进入,多采用耐高温密封圈(如氟橡胶)。
5. 冷却系统:保障仪器稳定运行
长时间高温运行会导致仪器部件过热,冷却系统可及时散热:
水冷或风冷装置:水冷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热量,适用于高功率加热场景;风冷结构简单,通过风扇散热,适用于中低温度需求。
6. 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整合与输出结果
控制面板:可设置温度、剪切速率、测试时间等参数,实时显示运行状态。
软件系统:自动记录扭矩、温度等数据,计算表观粘度并生成曲线或报告,部分型号支持数据存储、导出及远程控制。
总结:各系统的协同作用
高温高剪切表观粘度测定仪的核心是通过加热系统维持高温、剪切系统施加高剪切速率,再由检测系统捕捉粘度信号,最终通过数据系统输出结果。各部分需精准配合,才能模拟真实工况,为润滑油等产品的性能评价提供可靠数据。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