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 SLP-2000-CG 二强玻璃应力仪的盖板应力检测,其核心参数与应用逻辑可通过以下维度全面解析:
SLP-2000-CG 是一款针对化学强化钠离子玻璃的
无损应力检测设备,基于
散乱光光弹性法实现应力分布分析。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激光束穿透玻璃时的双折射效应,量化光程差与偏振特性变化,从而计算表面压应力(CS)和应力层深度(DOL)。该技术特别适用于锂铝硅玻璃、二次强化微晶玻璃等复杂材料,可同时检测表面应力(0-2000MPa)和应力层深度(10-600μm),精度达 ±10MPa(深度 50μm 后)和 ±10μm。

测量范围
精度指标
表面 50μm 后应力精度:±10MPa
深度精度:±10μm(以标准片校准为基准)
分辨率
特殊能力
消费电子领域
汽车与航空航天
科研与生产监控
标准化检测步骤
样品准备:清洁玻璃表面(避免油污 / 划痕干扰),尺寸需≥10×10mm。
参数设置:输入材料类型(如锂铝硅玻璃)、厚度(0.7-5mm)、光弹系数等参数,系统自动匹配算法模型。
自动测量:单次测量耗时约 30 秒,支持连续扫描(如 10 点 / 分钟),数据自动保存为 Excel 格式。
结果解析逻辑
合格判定:通过预设阈值(如 CS≥700MPa,DOL≥50μm)自动标记良品 / 不良品。
趋势分析:PMC 软件生成应力 - 深度曲线,识别异常区域(如应力峰偏移、梯度突变)。
工艺优化:根据应力分布反推离子交换温度、时间等参数,例如应力峰过浅可能提示熔盐温度不足。
无损检测革新
相比传统破坏性测试(如弯曲试验),SLP-2000-CG 可实现 100% 全检,避免样本损耗。对于手机盖板等高精度产品,其检测效率比人工目检提升 50 倍以上。
复杂材料适配
针对二次强化玻璃(先 Na + 交换再 K + 交换),该设备可通过双通道分析区分两层应力分布,解决 FSM-6000 单一检测的局限性。例如,在锂铝硅玻璃中,可识别深层 Na + 应力层(需 SLP 检测)与表面 K + 应力层(需 FSM 检测)的协同效应。
智能化数据管理
设备内置 Windows 10 系统,支持数据加密存储与云端同步,可生成符合 ISO/IEC 17025 标准的检测报告,满足汽车、医疗等行业的追溯要求。
某消费电子厂商使用 SLP-2000-CG 后,盖板玻璃的应力检测效率从 2 小时 / 片提升至 30 秒 / 片,同时将应力标准差从 ±25MPa 压缩至 ±8MPa,不良率下降 67%。在汽车玻璃领域,该设备成功识别某批次曲面玻璃的边缘应力集中(峰值达 42MPa),通过调整切割工艺将应力降至 28MPa 以下,爆瓶事故归零。
日常维护
校准规范
SLP-2000-CG 的检测结果可直接满足以下标准要求:
国标:GB/T 18144-2008(光伏玻璃应力≥90MPa)
欧标:EN 12150-2(钢化玻璃表面应力≥69MPa)
美标:ASTM C1048-12(物理强化玻璃应力阈值)
其数据输出格式兼容 GlasStress 等第三方分析软件,可生成符合 IATF 16949 的过程能力报告。
通过上述技术解析可见,SLP-2000-CG 不仅是一款高精度检测设备,更是玻璃强化工艺优化的核心工具。其 “一键解密” 能力体现在全流程自动化(参数预设→智能测量→报告生成)与多维度数据洞察(应力分布→工艺反推→失效预判)的深度整合,为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盖板应力管控提供了完整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