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HYDAC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物理损坏往往源于安装不当、环境侵蚀、机械应力、操作失误等因素,需从安装规范、环境适配、日常维护等多环节预防。
以下是具体的避免措施:
一、HYDAC传感器安装阶段:减少初始损伤风险
严格遵循安装规范
避免过度紧固:安装时使用合适扭矩扳手,按说明书规定的力矩紧固(如 M12 接口通常为 25-30N?m),防止壳体或螺纹接口因过力变形、开裂(尤其塑料或轻金属壳体传感器)。
正确对接管路:
确保传感器引压口与管路同心,避免强行掰弯管路导致接口应力集中(可加缓冲接头或软管过渡);
螺纹连接时涂抹适配密封剂(如 PTFE 生料带,忌用过量导致堵塞传感元件),法兰连接需均匀拧紧螺栓,防止膜片单侧受力变形。
避开机械冲击源:安装位置远离泵、电机等高频振动设备,或加装减振支架(如橡胶隔振垫),避免传感器内部元件(如引线、焊点)因长期振动断裂。
?;っ舾性ㄈ缒て?、探头)
测量含颗粒、杂质的介质(如液压油、污水)时,前置加装过滤器(精度≤50μm)或缓冲器,防止硬质颗粒冲击、划伤膜片;
测量高温介质(如蒸汽)时,加装冷却盘管或散热块,避免传感器直接接触超温介质导致膜片老化、密封件失效(需确保介质温度不超过传感器额定耐温值)。
二、HYDAC传感器使用过程:避免超范围运行与环境侵害
严格控制工作参数在额定范围内
压力:杜绝瞬间超压(如系统启动冲击)或长期超量程运行(如量程 0-10bar 的传感器,实际压力常达 12bar),否则可能导致膜片破裂、芯体过载损坏(可加装溢流阀或压力开关进行保护)。
温度:避免介质温度骤升骤降(如从 - 20℃突然接触 80℃介质),尤其对于半导体式传感器,剧烈温变可能导致零点漂移加剧甚至芯片损坏。
介质兼容性:确保测量介质与传感器材质匹配(如酸性介质需用 316L 不锈钢膜片,有机溶剂需避开丁腈橡胶密封件),防止壳体、膜片被腐蚀穿孔(参考传感器说明书的 “材质兼容性表”)。
防止电气接口损坏
接线时避免拉扯电缆线根部(应力集中点),可加装电缆固定卡箍,防止内部引线断裂;
潮湿环境中使用带防水接头的传感器(如 IP67/IP68 防护等级),接线后拧紧密封帽,避免水汽侵入导致电路短路、端子锈蚀;
强电磁环境(如变频器附近)需使用屏蔽电缆,且屏蔽层单端接地(接设备地,而非零线),防止电磁干扰烧毁信号处理电路。
三、HYDAC传感器日常维护:及时排除潜在损伤隐患
定期清洁与检查
对非密封式传感器(如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压差传感器),定期用压缩空气吹扫外壳,避免粉尘堆积导致散热不良或机械卡阻;
检查传感器表面是否有裂纹、渗漏痕迹(尤其接口处),电缆线绝缘层是否破损,发现轻微损伤及时处理(如绝缘层破损可缠裹防水胶带,严重时需提前更换)。
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的损伤
搬运或拆卸时,禁止抓握电缆线或传感器脆弱部位(如突出的探头、显示屏),需托举壳体主体,防止跌落或碰撞;
校准或检修时,断开传感器电源,缓慢加压(尤其高压传感器),避免瞬间压力冲击损坏芯体;
禁止用硬物(如螺丝刀)敲击、刮擦膜片表面,防止其灵敏度下降。
总结
HYDAC传感器物理损坏的核心预防原则是:“适配工况 + 规范安装 + 避免超限”。通过匹配介质特性、控制环境参数(温度、振动、腐蚀)、减少机械应力,可大幅降低壳体破裂、膜片损伤、电路失效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