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气相色谱柱是否需要老化,可以通过观察气相色谱仪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以及色谱柱的使用状态来综合评估。以下是常见的判断依据和方法。
一、基线异常
基线漂移或噪声增大
表现:基线长时间向一个方向缓慢漂移(如每小时漂移超过0.1mV),或出现不规则波动(噪声明显高于日常水平)。
原因:色谱柱残留的高沸点杂质或固定相轻微流失,在检测器(如 FID、TCD)中持续产生信号干扰。
判断:若排除载气纯度、检测器污染等因素后,基线问题仍存在,可能需老化色谱柱。
基线突然波动或出现 “毛刺”
表现:进样后基线无规律跳动,或在非进样时段出现异常信号。
原因:色谱柱内部残留的挥发性杂质在高温下突然脱附,或固定相不均匀导致局部响应变化。
二、峰形与分离效果异常
鬼峰(未知杂峰)出现
表现:空白样品或溶剂进样时,出现非系统峰(保留时间重复的杂质峰),且多次进样不消失。
原因:柱子吸附的残留污染物(如前几针样品中的高沸点组分)在当前温度下逐步释放,形成干扰峰。
峰拖尾、分叉或展宽
表现:原本对称的峰型变宽、拖尾(拖尾因子>1.5),或单一物质出现分叉峰。
原因:固定相涂层不均匀(新柱未老化)、固定相部分流失(旧柱),或柱头被污染物堵塞,导致样品分子在柱内扩散异常。
分离度下降
表现: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R)低于 1.5,原本能基线分离的组分重叠或难以区分。
原因:固定相活性位点被污染,或高温下固定相液膜变薄、不均匀,降低柱效。
三、保留时间异常
保留时间漂移
表现:同一目标物的保留时间较之前明显缩短或延长(如变化超过5%),且重复性差。
原因:新柱未老化时固定相未全稳定,或旧柱固定相流失导致样品分配系数改变;柱头污染也可能影响保留行为。
程序升温时保留时间波动
表现:在程序升温过程中,保留时间随柱温升高出现无规律变化,而非按固定规律漂移。
原因:柱内残留杂质在不同温度下脱附,干扰固定相对样品的正常保留。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