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驱动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时,大多是利用已有的电动机。绕线电动机与普通的鼠笼电动机相比,绕线电动机绕组的阻抗小。因此,容易发生由于纹波电流而引起的过电流跳闸现象,所以应选择比通常容量稍大的变频器。一般绕线电动机多用于飞轮力矩gd2较大的场合,在设定加减速时间时应多注意。
多也只在一个项目中的15个CPU之间建立全局数据。实现全局数据通讯方法:全局数据包通讯SMATICManage里设置s7-300/400MPI的地址,然后在选项/定义全局数据里定义需要通讯的数据地址。带>符号的表示发送数据,对应栏里的是接受数据,终将设置好的项目下载到PLC即可实现MPI通讯。
无组态连接通讯方式:它适用于S7-200/300/400之间通讯,却不能与全局数据包通讯混淆使用。其为双向通讯方式时,要求通讯双方都有调用通讯块,一个通讯块用于发送数据,另一个通讯块用于接收数据。在OB35中断块中调用SFC65用于发送数据,调用SFC66用于接收数据,随后就是编程
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可以实现远程切断紧凑型断路器 3VA1,无需安装在开关正面。通过其紧凑的结构(盖板的封盖尺寸为 45 mm)和可安装帽形导轨的特性,使得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尤其适用于:
楼宇配电器
配电箱
此外,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也用于电网自动转换。
说明
正面的切换杆清楚地显示出紧凑型断路器的开关位置。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满足 IEC / EN 60947-1 要求的分离器特性。
正面的切换杆
切换杆在 ON 紧凑型断路器的主触点已闭合。
切换杆在 OFF 紧凑型断路器的主触点已打开。
切换杆在 TRIP 紧凑型断路器处于 TRIP 位置。
没有明确确保所有主触点均已打开。
ACT 状态
无供电
内部故障(闪烁频率 开:关 = 1:1)
设备损坏(闪烁频率 开:关 = 1:10)
正常的运行状态 / 已脱扣
运行方式手动、自动和锁定
通过打开并关闭塑料盖板,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进入手动或自动运行方式。
手动:
如果塑料盖板已打开,则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处于手动运行方式。通过操作切换杆,紧凑型断路器进入 ON (I) 或 OFF (0) 位置。
自动:
如果塑料盖板已闭合,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受控制线操控, 例如通过按键或 PLC。
锁定:
使操作闸板位于位置 OFF (0),锁定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以防止重启,锁定装置多可闭合三个 U 型锁(直径 5.0 ... 8.0 mm)。U 型锁不包含在供货范围内。
紧凑型断路器的启动、关闭和复位
手动运行方式中的启动和关闭
塑料盖板已打开。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处于手动运行方式:
启动紧凑型断路器:
将切换杆推到开关位置 ON (I)。紧凑型断路器已启动 ON (I)。触点已闭合。
关闭紧凑型断路器:
将切换杆推到开关位置 OFF (0)。紧凑型断路器已关闭 OFF (0)。触点已打开。
自动运行方式中的启动和关闭
塑料盖板已闭合。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处于自动运行方式。紧凑型断路器 3VA 只能用电子信号进行启动/关闭。
通过端子盒上的开启信号启动紧凑型断路器 3VA:紧凑型断路器已启动 ON (I)。触点已闭合。切换杆处于 ON (I)。
通过端子盒上的关闭信号关闭紧凑型断路器 3VA:紧凑型断路器已关闭 OFF (0)。触点已打开。切换杆处于 OFF (0)。
紧凑型断路器的复位
通过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来复位紧凑型断路器与所选择的复位模式有关。
可选择的复位模式
复位模式可设定。紧凑型断路器脱扣后,复位模式决定在 TRIP 位置的行为。
侧向电动机驱动 MO310 在紧凑型断路器脱扣后的行为取决于复位模式:
启动/关闭电动机驱动 MO310 的接线图
电动机驱动 MO310 受边沿控制,即它只对相应端子 3 和 4 上的开启或关闭命令的正向沿有反应。其中关闭信号占主导地位,即使存在开启信号,电动机驱动在关闭沿中仍关闭。
电动机驱动 MO310 要求在关闭信号结束和开启信号沿之间的间歇时间为 80 ms。关闭信号因其主导地位而无需间歇时间。
故障,故障原因和故障排除
“设备损坏”表示电动机驱动中无法排除的故障/损坏。必须更换设备。这可能由于微动开关损坏等原因而造成。
“内部故障”表示可逆的故障(例如未定义的开关位置,自动复位时的故障,开关时间过长)。通过操作 ON / OFF 无法排除电动机驱动的故障状态,必须手动修正开关位置。首先确认,用于复位模式的旋钮处于定义位置。
ACT 状态
无供电
内部故障(闪烁频率 开:关 = 1:1)
设备损坏(闪烁频率 开:关 = 1:10)
正常的运行状态 / 已脱扣
技术数据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