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身处在北方,你可以在寒冷的冬日享受到惬意的温暖,你可能看不到埋藏在地下的数不清的聚氨酯管道,而正是它们让集中供热成为可能。若你身处在南方,你或许享受不到集中供暖的福利,而保温管道依旧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集中供热和制冷、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管道、低温运输都离不开管道保温技术,聚氨酯是保温管道的材料,在欧美等国家的应用比例占据半壁江山,而在我国仍属于起步阶段。聚氨酯保温管在中国的发展尚有很大的空间,也承载了我们无限的期许。
一、聚氨酯保温管的结构
第一层:工作钢管层
根据设计和客户的要求一般选用无缝钢管、螺旋钢管和直缝钢管。钢管表面经过*的抛丸除锈工艺处理后,钢管除锈等级可达GB8923-1988标准中的Sa2级,表面粗糙度可达GB6060.5-88标准中R=12.5微米。
第二层:聚氨酯保温层
用高压发泡机在钢管与外护层之间形成的空腔中一次性注入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而成,即俗称的“管中管发泡”。
第三层:高密度聚乙烯?;げ?/span>
预制成一定壁厚的黑色或黄色聚乙烯塑料管材。其作用一是?;ぞ郯滨ケN虏忝庠饣涤参锲苹担欠栏?、防水。
二、管道保温技术发展史
人类应用保温材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工业保温出现在185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大规模使用石棉作为舰船保温隔热材料,美国在二战开始就用硅酸钙。
1948年,美国开始工业性应用生产。
1962年,日本开始使用硅藻土和岩棉作为保温材料。随后泡沫玻璃、泡沫塑科等新型保温材料相继问世,矿物纤维制品有了新的改进和发展。
1973年,世界能源?;螅N虏牧辖徊较蛳盗?、多孔、微粒反射方向发展并出现了新的动向。如美、英、德、日等国发表了泡沫沥青保温材料,苏联研制了蜂窝多孔硅及美、英、法等国研究应用沥青、焦油和天然石油烃预聚物等。
三、我国管道保温材料的发展历史:
1.引进
50年代保温工程所用的管道保温材料主要为硅藻土制品和石棉碳镁板或石棉白云石板,采用砌块式保温,外裹钢丝网再用保温灰浆抹面并包缠棉布作?;げ?。
60年代时保温程主要采用鼓胀蛭石制品玻璨棉制品题泡沫污路十菲用硅萍+制品,轻型粘十 砖及矿渣棉沥青制品等料。采用干式保温及温式保温并行,取消了棉布包缠,改用玻璃丝布包缠或油毡包裹。
2.改进
70年代保温工程主要采用膨胀珍珠岩制品,兼用膨胀蛭石制品硅藻土制品、微孔硅酸钙,各种矿质纤维制品,以及合成树脂泡沫塑料等料。引进一些国外优质管道保温材料,并进行国内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及改进。例如耐高温的岩棉、泡沫玻璃等。除采用干法、湿法和抹面层外,逐渐推广了金属护壳、铝箔等。
3.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工业的迅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不断上市,促进了管道保温材料的发展,使我国的保温技术及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四、聚氨酯应用于管道保温
全球能源需求上升,需要人们大量投资建设环保型供应基础设施。自聚氨酯合成料诞生以来,逐渐被运用到管道保温领域,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聚氨酯硬质发泡保温管自三十年代聚氨酯合成料诞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优良的绝热保温材料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泛,更由于其施工简便,节能防腐而被大量地用于各种供热,制冷、输油、输气等各种管道。特别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聚氨酯泡沫材料保温管大展身手,是很多工程的青睐之选。同样,在门类繁多的行业中,聚氨酯都是管道和储罐的材料。
五、聚氨酯保温管的优势
1.聚氨酯泡沫的导热性基地,依靠轻薄的保温层,便可一定程度减少热交换。
2.通过配方调整,可在广泛的温度区间下工作。
3.即使密度较低,也能保证优异的机械性能。
4.可在工厂中生产聚氨酯保温部件,也可以当场发泡。
5.与很多材料兼容,提供出色的粘结力和持久的尺寸稳定性。
6.水汽侵入量少,使管道长期保持出色的保温性能。
聚氨酯这种保温材料自被应用以来,聚氨酯保温管就已经开始在我国室内外的各种管道中开始应用。而我们知道聚氨酯保温管主要是工作钢管、保温层、?;た?、渗漏报警线等。
其实,聚氨酯保温管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温,能够起到保温作用是最关键的。保温层紧密地粘结在钢管外皮,隔绝了空气和水的渗入,能起到良好的防腐作用。同时它的发泡孔都是闭合的,吸水性很小。高密度聚乙烯外壳、玻璃钢外壳均具有良好的防腐、绝缘和机械性能。因此,工作钢管外皮很难受到外界空气和水的侵蚀。
另外,聚氨酯保温管是一种保温性能好,加安全可靠,工程造价低的直埋预制保温管。有效的解决了城镇集中供热中130℃-600℃高温输热用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保温、滑动润滑和裸露管端的防水问题。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不仅具有传统地沟和架空敷设管道*的*技术、实用性能,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供热节能的有力措施。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采用直埋供热管道技术,标志着中国供热管道技术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起点。
聚氨酯保温管行业的发展已经使其不仅仅具有保温的功效,更有其他很多的优势,因此,聚氨酯保温管才会受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