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就发现将果实放在燃烧香烛的房子里可以促进采摘果实的成熟。19世纪德国人发现在泄露的煤气管道旁的树叶容易脱落。首先发现植物材料能产生一种气体,并对邻近植物能产生影响的是卡曾斯,他发现橘子产生的气体能催熟与其混装在一起的香蕉。直到1934年甘恩(Gane)才首先证明植物组织确实能产生乙烯。随着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使乙烯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并证明在高等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乙烯,1966年乙烯被正式确定为植物激素。
便携式乙烯气体分析仪IC58-900提供实时的乙烯气体浓度的精密测量,紧凑的仪器结构适用于野外和实验室使用;为种植业、储藏加工业、植物逆境、胁迫科学研究、植物生长技术以及生产诊断提供了便捷手段
仪器特性
·IC58-900分析仪实时、定时精密测量乙烯气体浓度
·便携式结构设计适用于野外和实验室使用
·传感器工艺技术纳米多孔金膜传感器
·高灵敏度,测量空气中10 ppb的乙烯浓度
·可调整取样时间速度
·面板有报警显示
·数据输出EXCEL表格
技术参数
·运行环境:5℃~45℃;10~90%RH
·测量方式:非破坏性测量,可实时、连续测量
·传感器类型:电气化学纳米多孔金膜
·测量范围:0~100 ppm
·分辨率:0.010ppm,交叉敏感干扰极少
·精度:5%读数;自动校准温度、湿度
·空气取样流量:250 ml/min
·取样时间可设定:1min ~ 1d
·显示:带背光的可图形显示的LCD
·电池容量:可充电电池,连续运行8小时
·功率输出:90-260VAC·数据记录:内存>10000个数据
·传输数据: RS-232和USB输出端口,支持USB闪存
·箱体:彩绘钢板
·仪器尺寸:285 x 125 x 300 mm
·重量:5 KG
基本配置
主机、叶室、数据线、使用说明书、便携式仪器箱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