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性物质是荧光增白剂的一个统称,是一种荧光染料。GB 31604.47-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纸、纸板及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原理中注明“荧光增白剂在吸收近紫外光(波长范围在300nm~400nm之间)后,分子中的电子会从基态跃迁,然后在极短时间内回到基态,同时发射出蓝色或紫色荧光(波长范围在420nm~480nm之间)”。
简而言之,实验中会将待测试样放入含紫外灯的仪器中,调至特定波长,观察待测试样。若发出蓝色或紫色的荧光,就代表试样中含有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存在的风险
荧光增白剂被人体消化系统的黏膜组织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后到达各个器官。由于其分子结构稳定,不易被分解,长期积累下来,会使细胞产生变异,可能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1]。
标准要求
GB4806.8-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中明确要求: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荧光性物质(波长254nm和365nm)必须为阴性。
GB/T20808-2011《纸巾纸》中要求:纸巾纸中不得含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
荧光性物质不合格原因
1、在消费者看来, 食品用纸越白, 就代表越干净。部分生产企业为降低产品成本,增加销量,更多利润,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添加荧光增白剂的行为 [2];
2、部分食品用纸生产小作坊,不了解标准相关规定,在生产食品用纸时违规添加荧光增白剂;
3、企业没有严格把关 生产原料,为了节约成本,追求利益大化,使用回收废弃原料
消费提示
1、切勿使用非食品用纸制品盛装食品(如打印纸富含荧光增白剂)。
2、购买食品用纸尽量选择正规大型商超,选购大公司品牌产品。
3、购买产品时,查看包装、标签、生产日期、产品合格证明、符合性声明等 [3],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