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仪表(动态)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多数国家在货运的车辆都存在超载现象。据不*统计,美德两国约50%运货车军存在超载现象。治理超载同样也是其他国家需要面对的问题。
因为技术和资金及各方面优势,发达国家开展对动态称重系统的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日本、加拿大、欧州等国家为了避免公路车辆超载带来的危害,就开始关注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些国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前提下,保障动态称重精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时间:1958年-1968年
事件:美国开始对动态称重系统的研究;
南非获取个自己的电容式动态称重传感器;
西德的队T公司开始平板式动态车辆称重器的研究;
时间:1974年-1982年
美国在车辆载荷研究中使用动态称重系统;
法国取得了一项自己的压电缆动态车辆称重器(vibracoax);
美国的streete、英国的GOldenRiver公司在南非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先进电子的技术,使系统的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时间:1983-1984年
vibracoax动态称重系统在法国投入使用;
美国开始PVDF压电材料用作动态称重的研究;
美国联邦公路管理总署(科仰人)提议研究“低成本动态车辆称重系统”;
1984年美国的36个州均安装了动态称重系统署推广使用。
时间:1988年-2000年
事件:英国研制T一种性能优于Vibraeoax的新型称重压电传感器Vibeteks;
1991年改型Vibetek20;
西德PAT的平板式传感器能使统计平均误差控制在巧%左右。
1992年COST323计划实施;
1994年欧盟开始进wAvE(WeighinginmotionofAxleandVehielesforEurope)计划。
2000年美国Msl公司开发共聚物压电轴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车速、车轴数、轴距并进行车型分类和动态称重。
综合这些年国外动态称重仪表系统的研究成果和产品来看,目前单轴载称重平均误差从士5.0一士30%不等,相应置信度为90%或95%,动态称重系统单轴载称重误差可以优于士5.0%,但成本太昂贵仅适应于低速场合?;旧隙浦叵低车牟饬烤群筒芳鄹癯烧?。现阶段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了大规模推广动态称重系统,把低成本的动态称重系统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大批科研人员正在致力研究出低成本高精度的动态称重系统。上海来贺仪器专注于国内的高精度称重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国内精度高的称重仪表生产厂商。
称重仪表(动态)的发展历史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