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chǎn)品關鍵字:
郵編:410000
聯(lián)系人:羅經(jīng)理
電話:0731-84473275,84474121
傳真:0731-84515463
手機:13507482160
留言:發(fā)送留言
網(wǎng)址:www.2688300.com
商鋪:http://www.cylcaiwu.com/st8779/
掐不齊的功效與作用
點擊次數(shù):219 發(fā)布時間:2011-9-2
【出處】出自《江蘇藥材志》
【拼音名】Qiā Bù Qí
【英文名】Herb of Virgate Lespedez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細梗胡枝子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spedeza virgata(Thunb.)DC.[Hedysarum virgatum Thunb.]
采收和儲藏:政季采收,洗凈,切碎曬干。
【原形態(tài)】細梗胡枝子 小灌木,高50-100cm。三出復葉,互生;小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5-15mm,寬4-9mm,先瑞圓,具短尖,基部圓形,上面光滑無毛,下面疏被白色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花疏生,總花梗長于葉;小苞片卵狀披針形,小形;花萼杯狀,5裂,裂片狹披針形,外具白色柔毛;蝶形花冠,黃白色,旗瓣基部有紫斑,長約6mm,翼瓣較短,龍骨瓣長于旗瓣或近等長。莢果短橢圓形,有網(wǎng)脈。種子1顆?;ㄆ?-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00-1200m的路旁山坡叢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及河北、山西、陜西、中國臺灣、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根呈長圓柱形,具分枝,長10-30cm,表面淡黃棕色,具細縱皺紋,皮孔呈點狀或橫向延長疤狀。莖圓柱形,較細,長約50cm,多分枝或叢生,表面灰黃色至灰褐色,木質。葉為三出復葉,小葉片狹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2.5cm,寬0.5-1.5cm,先端圓鈍,稍具短尖,全緣,綠色或綠褐色,上面近無毛或被平伏短毛,背面毛較密集。有時可見腋生的總狀花序,總花梗長4-15cm,花梗無關節(jié),花萼杯狀,長約4.5mm,被疏毛,花冠蝶形。莢果斜倒卵形。氣微、味談,具豆腥氣。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木栓層為數(shù)列排列整齊的木栓細胞組成。皮部狹窄。韌皮部細胞呈壓縮狀。木質部寬廣,細胞壁厚,木化,中央可見髓部。
【鑒別】理化鑒別 取本品2g,用乙醇10ml浸泡1h,濾過,將濾液置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溶液顯黃綠色熒光;將溶液加入少許鎂粉,滴加濃鹽酸2-3滴,溶液顯橙紅色。(檢查黃酮類成分)
【性味】甘;微苦;性平
【歸經(jīng)】脾;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清暑利尿;截瘧。主中暑;小便不利;瘧疾;感冒;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1.《江蘇藥材志》:治瘧疾。
2. 蘇醫(yī)《中草藥手冊》:治中暑。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