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文章>>翻斗式雨量监测站网络布设优化方案
【JD-YJ1】山东竞道厂家携手共创,让每一刻都闪耀企业光辉!翻斗式雨量监测站的网络布设需兼顾数据覆盖、传输可靠性及成本效率,优化方案需从站点选址、通信方式选择及网络拓扑结构三方面综合设计。
一、站点选址优化
代表性原则:根据流域地形与降雨分布特征,采用网格化布点法。山区按5-10km2间距、平原按15-20km2间距设置站点,确保覆盖暴雨中心与径流路径。例如,某小流域通过分析历史降雨等值线,在沟谷出口与分水岭处增设3个站点,使降雨监测覆盖率从72%提升至89%。
避障要求:站点应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及高压线,减少降雨截留与电磁干扰。传感器安装高度需高于地面1.2米,且周围3米内无遮挡物,保障翻斗翻转不受外力影响。
二、通信方式组合策略
公网优先:在4G/GPRS信号覆盖区域,采用无线??橹绷擞袒荆荽溲映佟?0秒。为应对信号波动,配置心跳包机制(每5分钟发送一次状态信号),若连续3次未收到响应,自动切换至短信备份通道。
无线专网补充:在无公网覆盖的山区,构建LoRa无线网状网络。主站与中继站间距控制在1.5km内,终端节点通过多跳路由将数据汇聚至中心站。某水电站项目通过部署5个中继站,将数据传输距离从2km扩展至8km,成本较卫星通信降低65%。
北斗短报文兜底:偏远地区,为关键站点配备北斗终端,支持每天4次定时上报与紧急事件触发上报。数据包长度限制在78字节内,仅传输累计雨量与设备状态码,确保在无其他通信手段时仍能获取核心数据。
三、网络拓扑冗余设计
双链路备份:主站配置双通信???如4G+北斗),当主链路中断时,自动切换至备用链路,切换时间≤1分钟。某气象局项目通过此设计,使数据完整率从92%提升至98.7%。
本地存储缓存:终端节点内置Flash存储器,可保存72小时历史数据。当网络中断时,数据按时间戳顺序存储,待信号恢复后优先补传最新数据,避免数据堆积导致覆盖。
四、运维管理配套措施
建立网络健康度评估体系,每月生成通信质量报告,重点分析丢包率、延迟及切换次数。对频繁故障的站点,优先检查天线安装角度或更换通信???,确保网络长期稳定运行。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化工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