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培养箱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使用注意事项
1、二氧化碳培养箱未注水前不能打开电源开关,否则会损坏加热元件。
2、培养箱运行数月后,水箱内的水因挥发可能减少,当低水位指示灯(WLow12)亮时应补充加水。先打开溢水管,用漏斗接橡胶管从注水孔补充加水使低水位指示灯熄灭,再计量补充加水(CP-ST200A加水1800ml,CP-ST100A加水1200ml),然后堵塞溢水孔。
3、二氧化碳培养箱可以做高精度恒温培养箱使用,这时须关闭CO2控制系统。
4、因为CO2传感器是在饱和湿度下校正的,因此加湿盘必须时刻装有灭菌水。
5、当显示温度超过置定温度1℃时,超温报警指示灯(OverTemp7)亮,并发出尖锐报警声,这时应关闭电源30分钟;若再打开电源(温控)开关(Power20)仍然超温,则应关闭电源并报维修人员。
6、钢瓶压力低于0.2MPa时应更换钢瓶。
7、尽量减少打开玻璃门的时间。
8、如果二氧化碳培养箱长时间不用,关闭前必须清除工作室内水分,打开玻璃门通风24小时后再关闭。
9、清洁二氧化碳培养箱工作室时,不要碰撞传感器和搅拌电机风轮等部件。
10、拆装工作室内支架护罩,必须使用随机扳手,不得过度用力。
11、搬运培养箱前必须排除箱体内的水。排水时,将橡胶管紧套在出水孔上,使管口低于仪器,轻轻吸一口,放下水管,水即虹吸流出。
12、搬运二氧化碳培养箱前应拿出工作室内的搁板和加湿盘,防止碰撞损坏玻璃门。
13、搬运培养箱时不能倒置,同时一定不要抬箱门,以免门变
日本三洋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技术参数
型号 | MOC-C | MOC-1C |
外部尺寸(W×D×H) | 480 x 548 x 575 mm | 620 x 685 x 900 mm |
(18.9" x 21.6" x 22.6") | (24.4" x 27.0" x 35.4") | |
内部尺寸(W×D×H) | 350 x 378 x 375 mm | 490 x 505 x 665 mm |
(13.8" x 14.9" x 14.8") | (19.3" x 19.9" x 26.2") | |
有效容积 | 49L (1.7立方英尺) | 164L (5.8立方英尺) |
净重 | 50kg (110磅) | 78kg (172磅) |
耗电量(220V,50Hz) | 205W | 380W |
外部材料 | 彩色涂层钢板 | |
内部材料 | 铜合金不锈钢 | |
外门 | 彩色涂层钢板,双开门对应 | 彩色涂层钢板 |
内门 | 强化玻璃 | |
搁板 | 铜合金不锈钢,标准3张(zui多6张) | 铜合金不锈钢,标准3张(zui多15张) |
尺寸: 长310x宽310x高10 mm | 尺寸: 长450x宽450x高12 mm | |
承重量: 4kg/张 多段可调节式 | 承重量: 10kg/张 多段可调节式 | |
温度均匀性 | ±0.25℃(环境温度25℃,设定37℃, | ±0.2℃(环境温度25℃,设定37℃, |
温度波动幅度 | ±0.1℃(环境温度25℃,设定37℃,二氧化碳5%,无负载) | |
二氧化碳控制方式 | 开关控制方式 (TC传感器) | |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范围 | 0~20% | |
二氧化碳浓度波动幅度 | ±0.15℃ (环境温度25℃,设定37℃,二氧化碳5%,无负载) | |
二氧化碳接口 | 内径4~6mm | |
加湿方式 | 加湿托盘自然蒸发方式 | |
箱内湿度 | 95±5%R.H. | 95±5%R.H. (环境温度20℃,RH60%) |
UV杀菌紫外灯 | 4W无臭氧型 (选配) | — |
水位感应器 | 光学反射检测法 | — |
检测孔 | 1个, 直径30mm (背部) | |
过滤器 | 0.3μm,有效率: 99.97% (二氧化碳用) | |
报警功能 | 高/低温报警,二氧化碳浓度波动, | 高/低温报警,二氧化碳浓度波动, |
门未关报警,低水位,独立过热保护 | 门未关报警,独立过热保护 | |
|
|
|
隔热层 | 硬质聚亚胺酯原位整体发泡 | |
加热方式 | DHA方式 (直接加热气套式) | |
箱内循环方式 | 微风搅拌方式 | |
温度调节方式 | PID控制方式 | |
温度控制范围 | +5℃~50℃ (环境温度: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