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等级 | 非防爆类 | 产地类别 | 国产 |
---|---|---|---|
工作原理 | 光散射法 | 价格区间 | 面议 |
应用领域 | 环保,化工,农林牧渔,石油,地矿 |
产品分类品牌分类
-
土壤采样器 粉尘仪 隧道专用光强度/亮度监测仪 太阳辐射综合观测站 温室控制系统 畜牧养殖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仪 风速风向仪 雨量站 空气网格化在线监测系统 微型空气监测站 有机挥发气体监测仪 负氧离子在线监测系统 扬尘监测系统 固定式孢子捕捉仪 太阳能物联网杀虫灯 智能远程虫情测报系统 大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一体(温室宝) 土壤蒸渗仪 农田气候观测 土壤墒情 虫情测报灯 测亩仪 叶绿素/植物养分测定仪 土壤硬度 手持式气象仪 农业环境记录仪 室内环境检测仪 手持式气象站 抗倒伏测定仪 植物生长/冠层分析仪 风速风向 温湿度检测仪 真空吸种置床仪 光合有效辐射计 土壤紧实度、张力测定仪 土壤养分、水份速测仪 叶面积测定仪 气象站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具有新世纪水平的新型内置滤膜采样器的微电脑激光粉尘仪, 在连续监测粉尘浓度的同时, 可收集到颗粒物, 从而可对其成份进行分析,并求出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芍倍练鄢局柿颗ǘ龋╩g/m3), 具有PM10、PM5、PM2.5及TSP切割器供选择. 仪器采用了强力抽气泵,使其更适合需配备长采样管的中央空调排气口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检测。
仪器符合工业企业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标准、卫生部WS/T206-2001《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法-光散射法》标准、劳动部LD98-1996《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标准以及铁道部TB/T2323-92《铁路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相对质量浓度与质量浓度的转换方法》等行业标准以及卫生部卫监督发〔2006〕58号文件颁布实施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微电脑激光粉尘仪主要技术指标
1.配置40mm滤膜在线采样器;
2.具有可更换粒子切割器PM10、PM5、PM2.5及TSP供选择;
3.直读粉尘质量浓度(mg/m3);
4.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汉字菜单提示;
5.检测灵敏度:低灵敏度 0.01mg/m3; 高灵敏度 0.001mg/m3;
6.重复性误差:±2%;
7.测量精度: ±10% ;
8.测量范围: 0.01~100 mg/m3; 0.001~10 mg/m3;
9.测定时间:0.1分钟,1分钟(标准测量时间),及(1-9999)分钟任意设定;
10.具有公共场所监测模式、大气环境监测模式以及劳动卫生模式。可计算出时间加权平均值(TWA)和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STEL) 等;
11.存 贮:一般测量,可循环存储99组数据。 连续监测,最大存储9999个浓度值-通过PC机读??;
12.定时采样:可设定测量时间(1~9999)秒,关机时间(0~9999)秒, 预热时间(0~10)秒及采样次数(1~9999)次;
13.粉尘浓度超标报警阈值设定:浓度最大阈值: 65mg/m3;测定时间:(1~9999)秒;
14.输出接口:
(1) PC机通讯串行接口:RS232;
(2) 微型打印机输出接口;
(3) 模拟量输出接口:0—1V;
(4) 数字量输出接口:电平信号。
15.电源:Ni-MH充电电池组(1.2V x 4),可连续使用8小时;附220VAC/12VDC 电源适配器;
16.重量:2.4kg。
主要技术特点
1.设计了可更换的粒子切割器,实现了PM10、PM5、 PM2. 5 、 TSP多种粒子分离切割器兼容。
2.设计了在线滤膜采样器,实现了连续监测粉尘浓度与滤膜采样兼容,可以分析所收集到颗粒物的成份以及求出该场所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3.采用激光光源,质量浓度转换系数不受颗粒物颜色的影响。
4.采用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实现了汉字菜单提示。
5.设计了恒流控制器, 确保采样流量恒定,切割曲线的正确。
6.具有内装光学标准散板,确保仪器高稳定性。
7.具有特别的?;て唬苊饬朔鄢径砸瞧骱诵牟考?amp;mdash;光学系统的污染,确保仪器高可靠性 。
8.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仪器零点自动调节,提高了仪器测量精度,方便了用户使用。
9.仪器设计了定时采样机构,可根据设定时间定时采样,定时启动及关闭,所得数据可通过 微型打印机记录或导入PC机进行数据处理,而使仪器适合于大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连续监测。
10.仪器可设定粉尘浓度超标报警阈值,粉尘超标时自动声光报警,或将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 进行监控。
11.仪器设计了模拟量输出接口,对空气净化器进行评价时,可绘制出净化效率评价曲线。
12.除设有适合室内公共场所粉尘监测的一般测量模式和适合大气环境监测的定时采样模式外,新增加了劳动卫生模式,在此模式下,根据工业企业卫生标准(GBZ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标准(GBZ2-2002),计算出时间加权平均值(TWA)以及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