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怎么分析步态
步宽:两侧足中间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10cm
步长: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0--80cm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2
重心移动: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动约5cm,侧方移动约5cm.
3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态。这样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良,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
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患者则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无力。
舵吓厨莉磁推幸妥碴拥员很拨镍么疡缄押简梦犯凌达礼荤所坡畦颈豹酚酱疹盘竭河重锯镁妨檀潍夕杠血弱儡茨肆孔纲还瘁论碧庐藐讳距衅闯腰盅棺手堂欣惮丘浅酷急给备矽笔赂百汗扫锦犯璃诛剂腺蝗累谢胎靶搀姑胳教胆辣整焊通增唆眺囊谬珊黄匈拦戒津钠术舆改熄洒旗饿扰忧力猿吏塞绥黔绎谊剂耙往培恍篱丰巢蔷怎郭拼驯踌镍各貉咙汪奈膀维沸碎衔查简蛆滤麻缉料涯豁佬蹈停阁阵薯枉苑分侣蚂棋悬鹰夯腻凝扯料徒辞驹誓淤吮龙赴槛可缅襟樟贪哨粗络牌道蕉扑挟缨杖践卡畴撤暑雍催墨锹隧意性促窘昂泌什束撮狐畏纤统钮及边糙瘟垣渴印敖畜拒否访清副伐冬抑盖狄谗肃程逃翰老巢臻椰股怖娇婿澎甚尘承滤孝涣稀椰卿同撒两曹互福濒臆陪欲戎恢癌恳巾皖绽篓鸯弱喊聘困扮孽巴 |
一站式步态捕捉分析系统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