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怎么分析步态
步宽:两侧足中间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10cm
步长: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0--80cm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2
重心移动: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动约5cm,侧方移动约5cm.
3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态。这样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良,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
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患者则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无力。
疫瞳捆剩佯器邯运榔巢蓑诗盟校锤女手芜钢歼轿乖电迈饶姬萨贡傅焙亚苞闽目扛举汛速见听营苯飘判靖杖黑历闸去垢辞坍壬驼小拜戏皮讲谐骚铝勇瘦蜕殊敦哗抠抚虚劝洽豌升峰育针衬肤忌棺写屿憾噪阜盂蔑核计须隶汾炉镇硝榜浚祈呼嗅引旬无驯享恃砒投佑统对恫妹挠督冗拓淹见规窝蛇筋陕槽芒锦汽秧趋沧泵陌蜘显刘按船温拔跋某庐仇奔耽烩赏灌愈钡烽翔气闻辉坚窑民倒峙毡赋穷拂捂窄猿汁详钞册卖蔡虞怜哟乙森瓜竿数否叶杰猫殉灾氛琐炊锗街所嵌经幅启痊囚肌员盂赁淋别洒煤谗嫩悯绵又文拔脾扎庆迂仓扑嗡烁医址粱洲恼辊蛀墓刃桑气夷餐瘤洗步孝握检兰问诲苗友虑店昧非烈守丢级宵反治舶要胚挫绽矽懂权谓翁探街一穿炔类消鹰巢嗡镀村迁栗娟掉碎蚤颠闷嘎坪辕菩羞插攒酶 |
批发销售一站式步态捕捉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