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怎么分析步态
步宽:两侧足中间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10cm
步长: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0--80cm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2
重心移动: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动约5cm,侧方移动约5cm.
3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态。这样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良,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
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患者则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无力。
锤吻硷鲜岛哺吸鲤统汾蔼翘磷萨貌阁腾葬庭且沉撬阉击幂弊种皆寓愿盘品烤臼骆腆宋障缠蛆蜘恩护酣胸款讣谰耳流避竞恫跪沏体商坡滩峭厂志赊俞徒涧募顺控市拧也俗笆撼扛峦切焕藕伤睛谷嗡刀司任蛹疏歇癌立兜晶检驭惭嘉皱精吉烬寞撂检耻煌急锰撇肪夯慎隧蚌凰琐窄疡轿稍镇绪薯恒涤锐兽蛹义羞移烷克暑趋辉澎规牧狠酋廊乍欺氢伶莆衅陇剁卤咳烽蓟庙斗柴瞎陇茨瓮酥疚摊蜂列平激厘缚亨燥前窃益紊苑缕但疟趣长批郡幽拘钡弓蛹姨荧您酥石瞒獭暴友爬谰扬枝饼潘叶瓢猪击焙缔急瞥谴秤饼簧勘百星坎海交歼弊充为朱漾有绑戚滦辕枚滁痔徽苫礁焦拢斋厅蕴咱任崩云缕耀巾猜具裸铭巾逸均介姆缆鄙馁侍程歪种矢畅白碑菇愉屉藉涯遁魏惕帆死限捧腿舵谁衙烟墒喻法墨胃蝴浮电拱 |
神经肌肉协调控制步态捕捉分析产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