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入侵记录装置通常由前端设备(包括探测器和紧急报警装置)、传输设备、处理/控制/管理设备和显示/记录设备部分构成。
前端探测部分由各种探测器组成,是入侵报警系统的触觉部分,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感知现场的温度、湿度、气味、能量等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适于传输的电信号。
操作控制部分主要是报警控制器。
监控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往报警接收中心和相关子系统。
交流入侵记录装置是指当非法侵入防范区时,引起报警的装置,它是用来发出出现危险情况信号的。入侵报警系统就是用探测器对建筑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它可以及时探测非法入侵,并且在探测到有非法人侵时,及时向有关人员示警。譬如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报警器等可有效探测外来的人侵,红外探测器可感知人员在楼内的活动等。一旦发生人侵行为,能及时记录入侵的时间、地点,同时通过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
组建模式
根据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入侵报警系统组建模式宜分为以下模式:
1 分线制: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多芯电缆与报警控制主机之间采用一对一专线相连。
2 总线制: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其相应的编址??橛氡ň刂浦骰洳捎帽ň芟?专线)相连。
3 无线制: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其相应的无线设备与报警控制主机通讯,其中一个防区内的紧急报警装置不得大于4个。
4 公共网络: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现场报警控制设备和/或网络传输接入设备与报警控制主机之间采用公共网络相连。公共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有线一无线一有线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