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的增加使得污水处理厂中的有机物含量逐渐降低,而磷含量则较高,因而在污水脱氮除磷处理中,低碳源污水成为发展的瓶颈。COD含量的降低使得污水在采用生物法进行脱氮除磷处理时,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所需的碳源不足,进而对出水中氮磷含量造成影响,导致出水达不到相关标准。在碳源不足的前提下,污水排放氮、磷不达标会使污水排放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亟须开发的污水处理技术,旨在提高氮、磷去除率。
从污水中采取磷回收措施能够将污水中的磷变废为宝。一般情况下,磷回收采取的是抽取工艺中的厌氧池上清液,通过结晶技术、化学沉淀以及离子交换等技术分离清液中的磷,剩余的上清液便将其回流至处理构筑物。这样不仅能显著减少污水中的磷负荷,同时也可将磷元素用在化肥生产中。
对污水实行生物除磷的关键在于聚磷菌,聚磷菌在耗氧环境中能够从水中过量吸收磷,若在厌氧的环境下则会在水中释放磷。生物除磷技术依赖聚磷菌的特性,对磷予以反复吸放,从而使污水中磷以聚β羟基丁酸的形式存在于增殖的细菌中,并在好氧环境下分离并排放剩余的污泥,终起到去除磷的目的。
随着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的增加,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低碳源污水是生活污水排放的主要组成成分,对其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已经引起水处理的重点关注,当务之急在于提高脱氮除磷效果,确保污水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