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人臍帶靜脈內皮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與增殖實驗
閱讀:851 發(fā)布時間:2019-1-25血管內皮細胞不僅參與調節(jié)血管通透性和凝血過程,在免疫調節(jié),移植排斥,腫瘤轉移,炎癥等許多過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內皮細胞培養(yǎng)是體外研究內皮細胞功能的重要手段。70年代Eric等建立了內皮細胞分離及體外培養(yǎng)的方法。實驗方法原理 在體外,內皮細胞在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存在的條件下可迅速增殖,并可傳代,可作為內皮細胞增殖,細胞因子分泌、表型等研究的模型。
實驗材料 膠原酶血清
試劑、試劑盒 Cord Buffor硫酸鏈霉素生埋鹽水EDTA-Na明膠
儀器、耗材 插管止血鉗注射器手套絲線飯盒勻漿機離心機振蕩器培養(yǎng)瓶CO孵箱顯微鏡超凈工作臺孔板
實驗步驟
一、臍帶內皮細胞的分離
1. 臍帶收集
用無菌止血鉗夾閉臍帶兩端,在止血鉗外側剪斷臍帶,放入盛有4 ℃Cord Buffer的飯盒內。臍帶在4 ℃放置不應超過24 小時。
2. 臍帶內皮細胞分離
(1)帶無菌手套,取出臍帶,在止血鉗內側用碘酒和酒精棉球消毒后,用無菌剪刀將兩端臍帶剪除。
(2)在臍帶一端找到靜脈,插入臍帶靜脈插管,用2 根粗絲線扎牢,用Cord Buffer抽吸有的30 ml注射器沖洗靜脈腔,至將臍血洗凈。
(3)趕出靜脈腔內殘余液體,將臍帶另一端用止血鉗夾閉,用10 ml注射器連接針頭,注入37 ℃預熱的0.1 %膠原酶約6-8 ml,放入37 ℃ Cord Buffer中保溫6-10 min。
(4)吸出靜脈腔內膠原酶所消化的細胞懸液,加入預加有20 ml Cord Buffer的離心管中,沖洗靜脈腔,一并加入離心管中。
(5)離心,1500 rpm,10 min棄上清,用5~7 ml 20 %FCS,RPMT 1640重懸細胞,轉入培養(yǎng)瓶,放5 %CO孵箱。
二、牛下丘腦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粗提物的制備
1. 取新鮮牛下丘腦,加1.5倍體積的冰生理鹽水用組織勻漿機勻漿,每次0.5 min,共6次。
2. 在4 ℃條件下用震蕩器機械震蕩約1.5 h。
3. 離心,10000 g,40 min,收取上清液。
4. 按0.5 %加硫酸鏈霉素,4 ℃過夜。
5. 離心,20000 g,40 min,收取上清液。
6. 用紫外分光光度測280 nm,260 nm OD值按公式計算蛋白含量。
7. 過濾,分裝,-20 ℃保存?zhèn)溆谩?nbsp;
三、內皮細胞的培養(yǎng)與鑒定
1. 培養(yǎng)瓶包被明膠
培養(yǎng)瓶(25 cm)中加入0.2 %明膠3 ml,使其鋪滿瓶底,放4 ℃?zhèn)溆?。用前棄去明膠溶液。
2. 原代培養(yǎng)
將從臍帶靜脈中收集到的內皮細胞移入包被明膠的培養(yǎng)瓶(25 cm),加5~7 ml 20 %小牛血清199培養(yǎng)基,按終濃度分別為20 μg/ml和100 μg/ml加入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粗提物和肝素。每3~4 天換液1 次。
3. 傳代培養(yǎng)
待內皮細胞生長鋪滿瓶底后即可傳代。吸去培養(yǎng)基,用無血清RPMI1640 2 ml洗培養(yǎng)瓶1 次。加入0.1 %胰酶、0.02 %EDTA-Na 3 ml,放37 ℃孵箱。待鏡下見大多數(shù)細胞卷縮變圓,可加入含血清培養(yǎng)基3 ml,以終止胰酶的消化作用,用彎頭滴管吹打。收取細胞懸液,加入離心管中,離心1500 rpm,10 min。棄上清,以*培養(yǎng)基重懸細胞,移入培養(yǎng)瓶擴大培養(yǎng)。
4. 內皮細胞鑒定
光鏡下內皮細胞為多角形或梭形,可見1~2 個清晰的細胞核。透射電鏡下, 部分內皮細胞中可有特征性的Weible-Palade小體存在。間接免疫熒光染色,內皮細胞為ⅧR∶Ag陽性。
四、牛下丘腦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粗提物活性的測定
1. 0.1 %胰酶0.02 %EDTA消化收獲內皮細胞,計數(shù),調整細胞數(shù)至5×104 /ml。
2. 細胞懸液加入包被明膠的96孔板,每孔100 μl,5×103個細胞。
3. 放置于5 %CO孵箱,24 h,待細胞全部貼壁生長。
4. 每孔加待檢樣品100 μl,每個稀釋度設3個復孔,并設培養(yǎng)基陰性對照。
5. 放5 %CO孵育,48~72 h,待陰性對照與陽性有明顯差別時,加3HTdR,每孔0.5 μci/50 μl。
6. 放5 %CO孵箱,繼續(xù)培養(yǎng)12 h。
7. 細胞收集儀收集細胞,檢測Cpm值可計算刺激指數(shù)。
收起
注意事項
1. 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在分離、培養(yǎng)和傳代內皮細胞過程中發(fā)生污染。
2. 膠原酶消化時所需濃度,時向要進行預試。如膠原酶濃度過高,內皮細胞容易死亡;濃度過低,則細胞收獲量低。
3. 內皮細胞應進行鑒定,以防將成纖維細胞誤認為內皮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