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品牌分类
-
氨水流量计 制药废水流量计 污水计量表 软化水流量计 氧化酸流量计 强酸流量计 煤泥水流量计 防冻液流量计 出水流量计 葡萄糖浆流量计 进水流量计 环氧树脂流量计 水渠水流量计 石灰水流量计 泥浆流量计 自来水流量计 乙酸钠流量计 冷凝水流量计 氯化铁流量计 食用醋流量计 醋酸流量计 酱油流量计 制药污水流量计 水煤浆流量计 化学药剂流量计 蒸馏水流量计 循环水流量计 次氯酸钠流量计 甲苯流量计 溶液流量计 药液流量计 磷酸流量计 化工原料流量计 空调水流量计 双氧水流量计 石油流量计 硫磺流量计 污水流量计 锅炉给水流量计 草酸流量计 浓硫酸流量计 甲醛溶液流量计 煤浆流量计 染料流量计 柠檬酸流量计 氟化氢流量计 氢氧化钠流量计 烧碱流量计 氢氟酸流量计 盐酸流量计 硝酸流量计 硫酸流量计 纸浆流量计 矿浆流量计 水泥浆流量计 砂浆计量表 氯化钙流量计 高温水流量计 冷冻水流量计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产品概述:
LS-LDE系列盐酸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是我公司采用*技术研制、开发的全能智能流量计,与老式模拟的或非智能的电磁流量计有非常大的区别,尤其在测量精度、可靠性、稳定性、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智能电磁流量计是高精度、高可靠和使用寿命长的流量仪表,所以在设计产品结构、选材、制定工艺、生产装配和出厂测试等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我们都非常细致讲究,我们还自行设计了一套于电磁流量计的生产设备和流量实流标定装置,从而在软件和硬件上都能切实保证产品长期的高质量。
盐酸流量计特点:
1.仪表结构简单、可靠,无可动部件,工作寿命长。
2.无截流阻流部件,不存在压力损失和流体堵塞现象。
3.无机械惯性,响应快速,稳定性好,可应用于自动检测、调节和程控系统。
4.具有管道式、插入式便于安装。
5.具备一体型和分体型便于选择。
6.测量精度不受被测介质的种类及其温度、粘度、密度、压力等物理量参数的影响。
7.采用聚四氟乙烯或橡胶材质衬里和Hc、Hb、316L、Ti等电极材料的不同组合可适应不同介质的需要。
8. 采用EEPROM存贮器,测量运算数据存贮?;ぐ踩煽?。
9.多种信号传输方式和电源供电方式。
10.高清晰度LCD背光显示。
产品选型:
仪表的选型是仪表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关资料表明,仪表在实际应用中有2/3的故障是仪表的错误选型或错误的安装而造成的,请特别注意。
◆收集数据
1.被测流体成份
2.最大流量、最小流量
3.工作压力
4.温度、最低温度
◆被测流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导电性,导电率>5μS/CM
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必须符合下表中的数
口径mm | 流量范围m3/h | 口径mm | 流量范围m3/h |
φ15 | 0.0636~6.36 | φ450 | 57.23~5722.65 |
φ20 | 0.11~11.30 | φ500 | 70.65~7065.00 |
φ25 | 0.18~17.66 | φ600 | 101.74~10173.6 |
φ40 | 0.45~45.22 | φ700 | 138.47~13847.4 |
φ50 | 0.71~70.65 | φ800 | 180.86~18086.4 |
φ65 | 1.19~119.4 | φ900 | 228.91~22890.6 |
φ80 | 1.81~180.86 | φ1000 | 406.94~40694.4 |
φ100 | 2.83~282.60 | φ1200 | 553.90~55389.6 |
φ150 | 6.36~635.85 | φ1600 | 723.46~72345.6 |
φ200 | 11.3~1130.4 | φ1800 | 915.62~91562.4 |
φ250 | 17.66~176.25. | φ2000 | 1130.4~113040.00 |
φ300 | 25.43~2543.40 | φ2200 | 1367.78~136778.4 |
φ350 | 34.62~3461.85 | φ2400 | 1627.78~162777.6 |
φ400 | 45.22~4521.6 | φ2600 | 1910.38~191037.6 |
◆实际工作压力必须小于流量计的额定工作压力。
◆工作温度和最低温度必须符合流量计规定的温度要求。
◆确定是否有负压情况存在。
您可以根据上表中的流量选择相应的电磁流量计,若所选择的电磁流量计的内径与现在工艺管道的内径不符,应进行缩管或扩管。
◆若管道进行缩管,应考虑由于缩管引起的压力损失是否会影响工艺流程。
◆从产品价格考虑,可以选择较小口径的电磁流量计,相对减少投资。
◆测洁净水时,经济流速时1.5-3m/s,测易结晶的溶液时,应适当地提高流速,3-4m/s为宜,起到自清扫,防止粘附沉积等作用;测矿浆等磨。
◆耗性流体时,应适当降低流速,1.0-2m/s为宜,以降低对内衬和电极地磨损。实际应用很少超过7m/s,超过10m/s则更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