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5吨/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设备
鲁盛公司——5吨/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设备
在厌氧工艺中除了改良菌株以外, 还改进生物处理的主要流程, 如A/O , A2 /O 流程, 对除去难降解有机物是极为经济和有效的.生物膜法是一种耐毒性基质较强的接触生物氧化工艺, 但处理的水质不如活性污泥好, 将二者结合作用即可显著提高生化降解功能。
高效微生物优势菌种选育, 在国内现有二级处理设施中, 生物处理占70 %~ 80 %, 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占100 %.目前废水的生物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活跃, 对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菌的选育与应用研究是当前生物处理中重要方向.国外已经工业化生产用于多种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制剂, 如以色列的海滩被200 t 油污染, 采用选育的石油降解菌三个月内降解石油类污染物80 %.国内在有机磷农药废水优势菌种选育方面也有许多工作, 如成都生物所等选育出有机磷优势降解菌种。
固定化细胞技术(简称IMC), 也叫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 将筛选分离出的适宜于降解特定废水的高效菌株, 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克隆的特异性菌株进行固定化, 使其保持活性并反复利用.经济有效地去除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浓度较高的氨氮一直是困绕化工废水处理的难题.由于自然界存在的一般微生物对其降解的能力很差, 采用传统的生物处理法, 难于奏效.而采用其他的物理化学方法, 处理费用往往十分昂贵, 废水中的氨氮排入水体, 会影响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体水质和渔业生产, 严重时会产生水体的富营养化.采用传统生物处理法中的硝化-反硝化工艺, 可经济有效地去除废水中低浓度的氨氮, 并已成功地应用在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
厌氧型微生物处理法
在缺氧条件下,依靠厌氧菌的代谢功能,使有机底物得到降解。利用厌氧菌(包括兼性厌氧菌)分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又称厌氧消化或厌氧发酵法。因为发酵产物产生甲烷,又称甲烷发酵。
厌氧生物处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水解,发酵,产乙酸,产甲烷。这些无机物质主要是大量的生物气体即沼气。
⑴水解阶段
复杂有机作用下分解为溶解性的有机分子。通?;郝?,物首先在发酵性细菌产生的胞外酶是限速阶段。
(2)发酵(酸化)阶段
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发酵菌(酸化菌)细胞内,在胞内酶作用下分解为VFA,同时合成细胞物质。
(3)产乙酸阶段
发酵酸化阶段的产物丙酸、丁酸、乙醇等,在此阶段经产氢产乙酸菌作用下转化为乙酸、H2、C O2。
(4)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产生甲烷:
CO2+H2 CH4+H2O
CHCOOH CH+CO
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性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在毋需提供外源能量的条件下,以被还原有机物作为受氢体,同时产生有能源价值的甲烷气体。厌氧生物处理法不仅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进水BOD浓度可达15000mg/l,也可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包括城市废;厌氧生物处理法能耗低;有机容积负荷高,一般为5-10kgCOD/m3.d高的可达50kgCOD/m3.d;剩余污泥量少;产生的沼气可利用;营养需要量少;被降解的有机物种类多;能承受较大的负荷变化和水质变化。
显而易见,开发厌氧生物处理新工艺用来治理有机污水的污染,无疑是一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方法。近年来,污水厌氧处理工艺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出现,包括有厌氧接触法、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档板式厌氧法、厌氧生物池、厌氧膨胀床和流化床、厌氧生物转盘等,目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这种新工艺由于具有厌氧过滤及厌氧活性污泥法的双重特点,运转及构筑物造价均有所下降,对于不同含固量污水的适应性也强,因而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目前已设计和施工的这种工艺较多。
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微生物絮凝剂已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染料废水的脱色、活性污泥的处理等废物处理中,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微生物絮凝剂已成为环保中的新研究方向。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包括畜产废水及其它一些食品加工厂废水,此类废水虽然其BOD较高但一般不宜采用直接生化法处理,在生化处理之前一般加絮凝等预处理过程。大量实验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此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文献用微生物絮凝剂加Ca处理畜产废水发现其浊度去除率达94.5%,同时TOC也有显著降低,不但处理效果优于合成高分子絮凝剂,而且不存在二次污染。孟琴等用自制的微生物絮凝剂处理蛋白质溶液和果汁原汁,也发现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沈荣辉通过用微生物絮凝剂和SPA对味精废水预处理后指出:微生物絮凝剂比SPA的絮凝效果更好,还指出如果同时将微生物絮凝剂和少量SPA混合后,对味精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可进一步提高,且药剂的总投加量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