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凯黑曲霉CMCC(F)98003质控菌株基本信息:
环凯黑曲霉CMCC(F)98003质控菌株产品用途:主要用于方法确认、人员考核、培养基质量控制、食品中黑曲霉菌检测的阳性对照、实验室标准化等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例如在微生物限度计数方法验证、抑菌及防腐性能测试中,可作为标准菌株使用,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特性量值: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食品检测用黑曲霉菌 CMCC 98003 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为 10?CFU / 粒。
包装与规格:通常采用无色西林瓶包装,规格有 1 粒 / 瓶等。
贮藏条件:长期保存应置于 - 20℃。暂不开启的菌种也可在 4℃保藏。
使用方法:使用 1mL 生理盐水溶解后可得到 1×10?菌悬液,可用于相应的质量控制实验,或直接加入到增菌液中溶解使用。需注意在符合生物安全二级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且本品极ju引湿性,打开包装后建议一次性使用完毕。
使用环凯黑曲霉 CMCC (F) 98003 质控菌株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生物安全防护:操作应在符合生物安全二级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防止菌株扩散到环境中以及对操作人员造成感染。
取用前检查:使用前需检查西林瓶是否有破损、漏气等情况,如有问题,切勿使用,应及时联系供应商更换。
避免污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在超净工作台等无菌环境中进行菌株的复苏、转接和使用,防止杂菌污染。所用的培养基、器皿等都要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正确复苏: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菌株的复苏。一般是用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或其他指ding的复苏液溶解西林瓶中的冻干菌株,溶解过程要轻柔,避免产生气泡和过度振荡。
菌株活化:复苏后的菌株通常需要进行活化培养,以恢复其活性和生长能力。按照推荐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使用记录:详细记录菌株的使用日期、使用量、使用目的、培养条件以及实验结果等信息,以便于追溯和查询,同时也有助于分析实验结果和总结经验。
剩余菌株处理:如果一次使用后有剩余菌株,应按照规定的保存条件及时保存。对于已开启但未使用完的西林瓶,应密封好并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菌株失活或污染。
定期传代:为保持菌株的活性和稳定性,需定期进行传代培养。但传代次数不宜过多,以免菌株发生变异。一般按照规定的传代次数和时间间隔进行操作,并定期对传代后的菌株进行特性检查。
废弃物处理:使用后的菌株培养物、废弃物等应按照生物安全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再按普通垃圾进行丢弃,防止菌株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