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一、环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显色培养基产品基础信息
产品名称: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显色平板
英文名称: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Chromogenic Plate
其他叫法:STEC 显色平板培养基
二、环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显色培养基产品编号与包装规格
产品编号 | 产品类型 | 包装规格 |
CRM021B1 | 即用型成品平板 | 90mm×10 个 / 袋 |
三、产品用途
四、检验原理
营养供给: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如同为细菌精心准备的营养宝库,提供氮源和碳源化合物、长链氨基酸、维生素和其他必需营养素,满足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生长和代谢的需求。
显色原理:混合显色剂是实现检测的关键成分,它能与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发生特异性反应,使这类细菌的菌落呈现紫红色至紫色。其中,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 O157 通常不发出荧光,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非 O157 血清型是发荧光的(少数可能不发光)。
杂菌抑制:选择性添加剂发挥重要作用,它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其他污染菌群的生长,为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和鉴别营造有利环境,排除杂菌干扰,使检测结果更准确可靠。
五、配方成分
配方(每升) | 含量 |
琼脂 | 15.0g |
蛋白胨 | 8.0g |
酵母粉 | 2.0g |
氯化钠 | 5.0g |
混合色素 | 1.0g |
最终 pH | 6.9±0.2 |
六、使用方法
七、性能特点
八、质量控制
指标 | 质控菌株及编号 | 培养条件 | 标准值 | 特征反应 |
生长率 | 大肠埃希氏菌 CMCC (B) 44939 | 36±1℃,18 - 24 h | PR≥0.7 | 淡紫色菌落,无荧光 |
生长率 | 大肠埃希氏菌 CMCC (B) 43228 | 36±1℃,18 - 24 h | PR≥0.7 | 淡紫色菌落,有荧光 |
选择性 | 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 | 36±1℃,18 - 24 h | G≤1 | — |
选择性 | 粪肠球菌 ATCC29212 | 36±1℃,18 - 24 h | G≤1 | — |
九、储存条件与保质期
储存条件:2 - 8℃,避光保存。适宜的低温环境可减缓培养基中成分的分解和变质速度,保持其性能稳定;避光保存能防止某些对光敏感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检测效果。
保质期:效期见包装。在保质期内使用,可保证产品性能,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十、产品使用注意事项
冷藏保存:一次性平板培养基置于冰箱冷藏保存需与存放容器冷凝管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冻损坏。冷凝管附近温度过低,可能导致平板冻结,破坏培养基结构和性能,影响检测结果。
温度变化:产品多次在低温与常温之间变更会引起琼脂的泌水,属于正常现象。但使用前应平衡至室温,以避免温度差异对检测造成影响,确保检测过程准确稳定。
预干燥处理:使用前尽量在无菌干燥箱中预干燥,减少水分对检测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