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历史悠久,珍贵文物灿若星河。据2016年普查结果显示,普查统计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4,907件/套。备案博物馆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2837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745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
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将其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抓手。上,很多国家都将文化遗产?;ぬ嵘轿当就廖幕懒⑿缘墓艺铰愿叨扔枰韵低巢渴穑渥魑得褡逋沤?、国家统一、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だ弥纺? 也许光靠悠久的千年文化和遗产是不够的,还要有更加深入的文物科学认知和技术?;びτ?。
2016年底,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规划》里明确提出,要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和“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科技支撑能力。对于前者,要集中突破天地联合遥感遥测、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复杂环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测与判别、多功能水下及水面搭载平台、高环境适应性水下文物监测、测年、无损/微损检测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相关关键装备,初步构建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技术与装备标准体系。对于后者,则要构建针对金属、陶瓷、纺织品、纸质文物、古籍善本、陶质彩绘等馆藏文物的?;ば薷春图觳夥椒ㄌ逑担⑿纬梢慌喙丶际豕娣都胺椒ê筒繁曜?;要提升环境监测传感器性能,研发水盐监测传感器、霉菌监测传感器、污染物及水质监测传感器、游客数量监测装备、地形地貌监测装备及新一代物联网监测技术和相关装备。此外,为了加强相关人才基地与科研平台的建设,国家还将在古代壁画?;ぁ⑺挛幕挪;?、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纺织文物保护、古籍?;ぁ⒎俏镏饰幕挪;ず凸彩治幕确矫娼ㄉ枞舾晒抑氐闶笛槭液凸夜こ碳际跹芯恐行摹?/p>
文物检测
2017年6月,国家文物局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十三五”文物科技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开展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推进预防性保护技术创新,构建文物?;ば薷醋酆霞际跆逑?,建立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体系,着力推进文物保护装备升级及应用,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推广示范等内容。
以上颁布的这些相关国家政策,应当说是为文物领域的科学仪器带来了重大利好消息。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