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清洁能源项目——风水光多能集成优化光伏项目落户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今年6月30日该项目将实现并网发电,届时将以每小时100万度发电量稳居风水光互补发电*。
4月25日,在海南州共和县二塔拉滩风水光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项目工地一望无际的荒草滩上,一排排泛着点点蓝光的光伏板整齐地列着方阵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静静地伫立在草滩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工人们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一个个光伏板支架叮叮当当地扎入地下。
新能源集成公司副总李辉站在1号地块500兆瓦光伏工程施工现场介绍,该项目新建一座330千伏升压站,工程阵列7个光伏发电生产区,光伏板集成的电流将通过每段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送至升压站,再接入国家电网。风水光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光伏项目分为一、二期示范工程,每块基地工程单体容量为500兆瓦,建成后总容量为1000兆瓦,而这一目标将在今年6月30日实现。届时,将以每小时100万度的发电量,成为大的风水光多能互补发电基地。
近年来,黄河水电公司通过科研创新,开发出了一套大规模并网光伏电站与大型水电站协调运行控制运行的方法。而风水光互补项目是利用风能、水能、光能的互补性,依托水轮发电机组的快速调节能力和水电站水库的调节能力,调整光伏电站的有功出力,进行风水光互补发电,达到平滑、稳定的发电曲线,有效弥补独立光伏电站的不足。据介绍,风水光互补模式的引入可以将原本不稳定的锯齿型光伏电源,调整为均衡、、安全,更加友好的平滑稳定电源,让电站的电能质量不断提高。
共和县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属五县,是青海藏区人口较多、地域辽阔、畜牧业经济比重较大的一个县,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青藏咽喉”之称 [1] ,北靠青海湖,南临“母亲河”---黄河,东以日月山与东部农业区为界,西与青海青南藏区毗连。共和县县辖11个乡镇,99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总人口为13.4万余人,有藏、汉、回、撒拉、蒙古族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0%,有可利用草场1876.16万亩,耕地45.76万亩,全县平均海拔3200米。
共和县府、州府所在地恰卜恰镇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藏公路109国道、青康公路214国道穿境而过,县府所在地恰卜恰镇距省会西宁142公里。共和县拥有农、牧资源,矿藏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旅游资源,动植物资源,风、光资源等七大优势资源。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