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国网湖南电科院自主设计研发的智能配电终端自动检测流水线累计检测量突破10000套,开启了湖南省智能配电终端自动检定的工业4.0时代。
该流水线依托挂靠在湖南电科院配电网智能化应用及关键设备联合实验室,于2017年4月建设投运,是首条实现稳定工程运行应用的智能配电终端自动检测流水线。
当前,湖南电网处于迈向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流水线通过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可实现智能配电终端的自动上料,自动测试,自动下料,检测报告自动关联输出,不合格产品自动分拣等环节,全过程自动化检测,可极大解放检测人工劳动力,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截至目前,该流水线已完成十多类不同产品型号的智能配电终端的检测,检测效率由人工检测的15台(套)/天提升至100台(套)/天,能全面满足湖南省海量终端设备测试需求,有力支撑了湖南省配电网智能化建设。
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通常110kV及以下的电力网络属于配电网络,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与分散的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
过去的几年,智能配网项目和技术在一直走在智能电网普及的前端。随着范围内主要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实施,各国政策和资金投入的加大,智能配网未来将迅速增长。其中,发达国家以原有的配网设备更新换代需求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新建智能配网系统需求为主。智能配网规模将由2010年的25亿美元发展到2015年的9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
我国的智能配网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城市配网馈线自动化率不足10%,仍处在刚刚开始试点和初步建设的阶段。随着国家加大智能电网建设,智能配网将成为我国电力行业新一轮的投资重点,未来空间广阔。配网自动化从2009年开始启动,从开始的五个试点城市扩充到2012年的40多个城市。根据国家电网规划,由于试点城市的馈线率、供电可靠性均有明显改善,总计约有300个城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配网自动化建设。“十二五”期间按配网智能化率达到40%测算配电智能化终端和主站的总容量将分别达到230亿元和36亿元左右,总容量接近280亿元。未来几年配电自动化增长潜力巨大。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