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随着浙能滨海热电公司二期工程6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大绿色环保热电联产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将为亚洲地区大的印染纺织行业集散地——绍兴滨海工业区提供稳定的热能保障,为浙江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绍兴聚集了众多的印染纺织企业,是浙江省级14个产业集聚区。纺织产业的集聚区呼唤充沛的热源供应,而绍兴热源点的缺失则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满足该地区的热量需求,浙能集团审时度势,果断抓住了这一有利的先机,投资建设浙能滨海热电公司,作为集聚区的热源配套工程。随着目前二期工程的全部建成投产,该公司的总装机容量达82.8万千瓦,热源供应可满足印染纺织企业的需求。
浙能滨海热电联产二期工程建设严格践行习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充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的要求,同步建设超低排放设施。该工程环保投入高达4.5亿元,仅超低排放就投入3.1亿元,总投入占该工程总体投资的15%以上。该工程4台投产的机组排放指标均优于设计值,很好地实现了清洁化生产的预定目标。据测算,滨电公司每年可减排区域内各类大气废物超过16000吨,将为地区环保做出贡献。
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做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即同时生产电、热能的工艺过程,较之分别生产电、热能方式节约燃料。以热电联产方式运行的火电厂称为热电厂。对外供热的蒸汽源是抽汽式汽轮机的调整抽汽或背式汽轮机的排汽,压力通常分为0.78~1.28兆帕(MPa)和0.12~0.25MPa两等。前者供工业生产,后者供民用采暖。热电联产的蒸汽没有冷源损失,所以能将热效率提高到85%,比大型凝汽式机组(热效率达40%)还要高得多。
热电联产它要求将热电站同有关工厂和城镇住宅集中布局在一定地段内,以取得大的能源利用经济效益。西方和东欧国家发展热电联产已达较高水平,热电厂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0%,用于工业生产和分区集中供暖各占一半。造纸、钢铁和化学(包括石油化学)工业是热电联产的主要用户,它们不仅是消耗电热的大用户,而且其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料和废气(如高炉气)可作为热电联产装置的燃料。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