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一直是固定储能项目的技术。由于低成本、能量密度、效率和安全性等优势,锂离子电池技术已成为许多固定式储能系统(ESS)开发商的。
根据美国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公布了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其中,韩国LG化学、三星SDI和中国比亚迪BYD位列前三名。
第四至第十名分别是日本松下、美国柯卡姆、日本东芝、法国帅福特(Saft)、勒克朗谢(Leclanché)、加拿大Electrovaya和宁德时代(CATL)。
Navigant Research表示,迄今为止,针对固定电池储能的成功的公司是拥有成熟业务的大型企业,为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提供锂离子电池。虽然几个壁垒可能会在短期内限制增长,但是Navigant Research预计到2026年,锂离子电池行业规模将达到231亿美元,这是巨大的潜力。
增长将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受到监管变化和激励措施的推动,价格下跌到足以与零售电价竞争。随着锂离子制造业的发展,将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系统。
Navigant Research研究分析师Ian McClenny表示:“通过优异的产品开发和与项目开发商、公用事业公司、金融家/投资者以及系统组件供应商的强大合作关系,锂离子电池的显然已与其他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我们相信,这些将在未来几年中推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而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大,很少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
锂离子电池行业是一个化程度较高的行业, WIND 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家数已超过500家。参与本行业竞争的企业众多,竞争比较激烈,基本处于*竞争的状态,行业内竞争的核心包括技术水平、价格水平、服务水平。从来看,锂离子电池行业厂商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日韩的锂电池生产企业与厂商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
在锂离子电池行业快速发展, 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红利等多重因素刺激下,我国锂电行业呈现出大规模增长态势。但大量企业涌入行业导致了锂电池产能结构性过剩,低端锂电池厂商主要依靠低价抢占。随着竞争的加剧,未来一些低端产能将会被淘汰。
另一方面,随着下游产品的需求扩大,行业在原材料配方工艺、与下游产品的配套能力、产品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将逐步提升,具有自主研发能力、技术实力强、产品性能优异、工艺效率较高的锂电池生产企业的占有率将稳步增长。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