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温恒温恒湿箱试验前准备(5项核心步骤)
设备检查
确认设备外观无损坏,电源线、接地线连接牢固,通风孔无堵塞。
检查水箱水位(需≥3/5),若使用手动加水机型,需根据试验时长预估补水量;自动补水机型需确保水源连接正常。
环境适配
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远离热源、强电磁场及阳光直射,四周预留≥30cm空间以保证散热。
实验室布线需符合设备用电需求(如380V三相电),并确保接地可靠,防止静电或漏电风险。
样品预处理
根据测试标准(如GB/T 2423)对样品进行清洗、干燥等预处理,确保样品无腐蚀性、易燃易爆物质。
样品需放置在专用容器或夹具中,避免直接接触箱壁或堵塞风道。
参数预设
通过控制面板设定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确保设定值在设备工作范围内(如温度-70℃~150℃,湿度20%~98%RH)。
设定报警阈值(如超温?;ぁ⑹壬舷孪?,并测试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湿球纱布安装
将湿球纱布上端固定在湿度传感器上,下端浸入湿球槽内,确保纱布充分湿润且无褶皱,避免影响湿度测量精度。
二、试验操作(7项关键流程)
样品装载
打开箱门时需佩戴防护手套,避免高温烫伤或低温冻伤;样品与箱壁、样品间需保留≥5cm间隙,保证空气循环。
关闭箱门后检查密封性,防止温湿度泄漏。
启动设备
按下“启动”按钮,观察压缩机、风机、加湿器等部件是否正常运转,显示屏温度/湿度数值是否按设定趋势变化。
避免频繁启停压缩机(间隔需≥5分钟),防止设备损坏。
参数监控
试验过程中每30分钟记录一次温湿度数据,并通过观察窗或显示屏确认实际值与设定值偏差≤±1℃/±2%RH。
若发现参数异常(如温度波动>2℃),立即暂停试验并检查风循环系统、制冷组件或加热管状态。
箱门管理
试验中非必要不开启箱门;若需取样或调整样品,需在高温(>60℃)时佩戴隔热手套,低温(<-20℃)时穿戴防冻服,并缩短开门时间(≤1分钟)。
开门后需等待30分钟使设备恢复稳定状态再继续试验。
应急处理
遇停电、设备报警等突发情况,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关闭电源并记录异常时间、现象。
恢复供电后,需重新设定参数并预热设备至设定温度后再启动试验。
试验结束
试验时间到达后,设备自动停止运行;若手动停止,需先关闭加热/加湿功能,再关闭总电源。
开启箱门前需确认箱内温度≤50℃、湿度≤60%RH,防止冷凝水滴落或烫伤。
样品取出
使用防静电镊子或托盘取出样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对高温或低温样品需放置在隔热垫上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后续检测。
三、数据记录(4项规范要求)
记录内容
需记录试验日期、设备编号、样品名称、设定参数(温度/湿度/时间)、实际测量值、样品状态变化(如裂纹、变色)及异常情况。
记录频率
恒温恒湿试验需每3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温湿度交变试验需在每个温湿度阶段切换时记录。
数据存储
手动记录需使用防水笔填写在专用表格中,并由操作人签字确认;电子数据需备份至设备内存或外接存储设备,保存期限≥3年。
结论分析
根据数据绘制温湿度曲线图,分析样品性能变化趋势;若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需排查设备参数设置、样品预处理或操作流程问题。
四、安全注意事项(4项强制要求)
人员防护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试验过程中禁止穿宽松衣物或佩戴金属饰品,防止卷入风机或触电。
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避免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设备维护
每周清洁设备内部灰尘,每月检查电路端子螺丝是否松动,每季度校准温湿度传感器(使用标准砝码和湿度发生器)。
制冷系统需每年更换冷冻机油和干燥过滤器,加湿器需每半年清洗水垢。
禁止行为
禁止测试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如硝化甘油、浓硫酸);若需测试特殊样品,需联系厂家对设备进行防爆改造。
禁止擅自拆卸、改装设备或维修电路;所有维修需由厂家授权工程师完成,并留存维修记录。
废弃处理
低温恒温恒湿箱设备报废时需拆除制冷剂回路,回收氟利昂等制冷剂;电路板、传感器等电子元件需按工业垃圾分类处理,禁止随意丢弃。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