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理化实验比作做菜,那么样品前处理的环节就好比洗菜、配菜。作为分析检测至关重要的一环,样品前处理的过程往往繁琐、耗时费力?;鹁娓咝虑笠殿?萍琶樽颊庖煌吹?,自主研发自动化的样品前处理设备,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科学等领域。
这是??萍乓源葱虑⒄沟囊桓鏊跤?。经过十多年的深耕,??萍藕诵囊滴窈鞘称钒踩?、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分析检测产品和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2020年,公司业绩增长超60%。
2007年,在科学仪器行业打拼多年的林志杰创办??疲哟斫诳蒲б瞧髌鸩?。“尽管公司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我们一直想做进口替代。”林志杰说,代理品牌意味着在很多方案受制于人,尤其是品牌对中国市场提供在地化服务方面存在天然的“短板”。
但是,科学仪器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如果做自主品牌,我们该如何体现差异化?”这个问题萦绕在林志杰的心头。终,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尝试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的科学仪器产品?
想法源自对客户需求的洞察:有数据显示,样品前处理的用时占整个分析过程的60%以上,且主要的误差也是来自这一环节。如果遇到大批量的样品前处理任务,实验室往往忙不过来。加之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工矛盾也日渐突出。
在林志杰看来,痛点背后往往潜藏机遇,而自动化是破局的关键。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它不仅能助力提升检测效率,还可节约人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决定对睿科发展壮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产品打开销路后,??瞥耸贫?,相继研发了多款自动化、智能化产品,逐步构建自身技术壁垒,与品牌同台竞技。
创新的道路没有尽头。2018年,睿科成立集团技术研究院,从源头上夯实技术支撑。同样在这一年,??瓢盐沾蠼】捣⒄够觯舳蒲ё远璞傅难蟹⒅圃臁?/p>
林志杰说,??频募际跹芯吭?,集结了一批分析测试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大脑”不仅研究、储备与市场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还承担着研究公司发展战略、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等多种职能。譬如,多数分析检测从业者的“案头书”——《固相萃取技术与应用》(第二版)就是??萍偶际跹芯吭旱某晒弧?/p>
凭借着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积累,??萍旁?020年疫情”大考“中快速响应,成功研发一体化、自动化、高通量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提取系统。”系统实现了病毒核酸提取的全自动化,满足了疫情期间大批量病毒核酸提取工作的需求。”林志杰说,这一系统已应用于疾控中心、医院、疫情检测单位等,“可帮助检测工作者减少人为提取的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降低人员感染的风险。”
“疫情加速了自动化的变革。”在林志杰看来,疫情使自动化的需求更为凸显,“我们将持续扎根大健康领域,打造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希望把人力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科研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专注核心研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