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污水厂曝气管水下维修作业
阅读:213 发布时间:2025-6-23污水厂曝气管水下维修是保障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涉及设备检测、故障处理、安全作业等多方面技术要点。以下从维修背景、流程、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曝气管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常见故障
1. 曝气管的核心作用
曝气管是曝气池的核心设备,通过向污水中输送空气,为微生物提供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维持生化处理系统的活性。若曝气管故障,会导致:
氧气供应不足,污水处理效率下降;
污泥厌氧发酵,产生臭味及有毒气体;
曝气不均匀,影响水质达标。
2. 常见故障类型
物理损坏:管道破裂、接口泄漏、橡胶膜片老化破损;
堵塞问题:污泥沉积、生物膜过厚、杂质(如纤维、泥沙)堵塞气孔;
安装缺陷:管道连接松动、支架脱落导致位置偏移;
材质老化:长期受污水腐蚀,PVC、橡胶等材质性能下降。
二、水下维修整体流程
1. 维修前准备工作
资料收集与勘察:
查阅曝气管设计图纸、安装位置及历史维修记录;
检测曝气池水质(pH、悬浮物、毒性物质),评估潜水作业安全性。
设备与工具准备:
潜水装备:干式潜水服、供气系统、通讯设备、安全绳;
检测工具:水下摄像头、超声波检测仪、压力传感器(用于气密性检测);
维修工具:水下切割 / 焊接设备、堵漏夹具、法兰扳手、专用密封胶;
应急设备:备用曝气管、临时曝气装置(如移动曝气头)。
安全与流程规划:
制定潜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人员分工(潜水员、水面监护员、设备操作员);
申请作业许可,切断曝气系统电源,悬挂 “维修中" 警示牌;
制定应急预案(如突发漏水、设备故障、人员安全撤离流程)。
2. 水下检测与故障定位
潜水员下水勘察:
使用水下摄像头拍摄曝气管外观,检查破损、堵塞位置;
触摸感知管道振动、漏气点(气泡冒出),标记故障区域;
记录管道变形、支架松动等细节。
压力测试辅助定位:
向曝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0.2-0.3MPa),观察水面气泡分布,确定泄漏点;
若气泡密集,可能为膜片大面积破损;若气泡呈线状,可能为管道裂缝。
3. 水下维修技术方法
? 根据故障类型选择维修方式:
类型 1:膜片破损或堵塞
处理步骤:
潜水员使用专用工具拆除破损膜片,清理管道表面污泥;
安装新膜片,确??ú勖芊猓菟ň冉艄?;
若为堵塞,用高压水枪(水下专用)冲洗气孔,或注入化学清洗剂(如次氯酸钠)溶解生物膜。
类型 2:管道破裂或接口泄漏
临时堵漏(应急处理):
使用橡胶堵漏板 + 不锈钢卡箍固定破裂处,或涂抹水下环氧树脂胶密封;
若接口法兰泄漏,紧固螺栓或更换密封垫片。
久修复(需条件允许):
干式维修:抽干曝气池部分区域积水,焊接修补管道或更换新管;
湿式维修:水下焊接(需专业潜水焊工),或采用法兰连接替换破损段。
类型 3:支架脱落或位置偏移
安装不锈钢支架固定曝气管,调整管道水平度(误差≤5mm/m),避免受力不均再次损坏。
4. 维修后测试与验收
气密性测试:
向曝气管内充入压缩空气至工作压力(0.1-0.2MPa),观察 30 分钟内压力下降≤0.01MPa 为合格;
潜水员再次下水检查接口、修补处是否有气泡溢出。
曝气均匀性测试:
开启曝气系统,观察水面气泡分布是否均匀,用溶解氧仪(DO)检测池内各点氧浓度(正常应≥2mg/L);
若局部 DO 偏低,可能为曝气管安装角度或堵塞未解决,需重新检查。
5. 恢复运行与记录
清理作业现场,移除临时设备,恢复曝气系统电源;
记录维修时间、故障原因、更换部件及测试数据,存入设备档案,为后续维护提供参考。
三、水下维修关键注意事项
1. 安全作业规范
潜水员资质: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潜水证,作业前进行身体检查,禁止疲劳或带病下水;
双人作业原则:水下至少 1 名潜水员,水面配备 2 名监护员,保持实时通讯(对讲机或脐带缆);
防溺水与漏电保护:潜水绳固定于牢固位置,作业区域电路需接地,使用防水电器设备。
2. 环保与系统?;?/p>
维修过程中若需排水,需先将污水导入备用池,避免直接排放;
焊接或切割作业时,使用防水布收集火花与金属碎屑,防止污染水体;
禁止在曝气池内丢弃工具、密封材料等杂物,避免堵塞管道。
3. 不同维修方式的选择
维修方式适用场景优点缺点
干式维修小型曝气池或局部维修作业环境安全,维修精度高排水耗时耗力,影响污水处理流程
湿式维修大型曝气池或紧急抢修无需排水,不中断处理系统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成本较高
4. 预防为主的维护建议
定期(每季度)进行水下巡检,使用机器人或摄像头监测曝气管状态;
控制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4000mg/L,减少污泥沉积堵塞;
对橡胶膜片曝气管,每年用柠檬酸溶液(1-2% 浓度)反冲洗,防止生物膜硬化;
冬季运行时,注意曝气管防冻,避免管道内积水结冰导致破裂。
四、典型案例:橡胶膜片曝气管水下更换
某污水厂曝气池因膜片老化导致曝气效率下降 50%,采用湿式维修方案:
潜水员下水定位破损膜片(约 20 处集中在池中部);
用专用扳手拆除旧膜片(螺栓因腐蚀需切割),清理管道表面污泥;
安装新橡胶膜片,使用不锈钢卡箍固定,涂抹防水密封胶;
充气测试无泄漏后,恢复曝气,池内 DO 从 1.2mg/L 升至 2.8mg/L,处理效率恢复正常。
五、法规与标准参考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0-2011);
《潜水及水下作业通用规则》(GB 16636-2010);
《水下焊接与切割安全规程》(GB 25351-2010)。
通过规范的水下维修流程与技术措施,可有效延长曝气管使用寿命,保障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建议结合厂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维修计划,并与专业潜水维修团队合作,确保作业安全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