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康(集团)光纤光缆的结构及发展状况
安徽天康(集团)光纤光缆的结构及发展状况
光缆结构
按照被覆光纤在光缆中所处的状态,光缆有紧结构与松结构两类。骨架型光缆是一种
光纤光缆
典型的松结构。光纤埋在骨架外周螺旋槽中,有活动余地。这种光缆隔离外力和防止微弯损耗的特性较好。图2b的绞合型光缆当使用紧包光纤时是一种典型的紧结构,被覆光纤被紧包于缆结构中,但绞合型光缆使用松包光纤时,由于光纤在二次被覆塑料管中可以活动,仍属松结构。绞合型光缆的成缆工艺较为简单,性能良好。此外,还有带状光缆、单芯光缆等结构类型。
各种光缆中都有增强件,用以承载拉力。它由具有高弹性模量的高强度材料制成,常用的有钢丝、高强度玻璃纤维和高模量合成纤维芳纶等。增强件使光缆在使用应力下只产生极低的伸长形变(例如小于0.5%),以保护光纤免受应力或只承受极低的应力,以防光纤断裂。
光缆的护套结构和材料视使用环境和要求而定,与同样使用条件下的电缆基本相同。按照光缆的使用环境分,有架空光缆、直埋光缆、海底光缆、野战光缆等。
光纤光缆发展概况
用玻璃纤维传光已有30多年。初期的光纤应用于某些光学机械和医疗设备(如灯光导引及胃镜等),传输的是可见光,衰减高达1000分贝/公里。1966年,高锟首先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光信息传输的设想。1970年在美国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成了高纯石英光纤,其衰减降为20分贝/公里,从而使长距离传输成为现实。其后,光纤的衰减迅速下降,到70年代后期已降至0.2分贝/公里的理论极限水平。光纤的带宽不断增加,到80年代初带宽达到数百吉赫·公里的单模光纤已可供实用。已研制成中继距离超过100公里,容量达数百兆比/秒的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设备制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光纤中光波强度和相位随温度、电场、磁场等物理量的改变而变化的特点,已被用于高灵敏的遥测传感器。
展台:www.tkyb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