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具体步骤:
1. 在无菌条件下的冰上对新鲜离体的肿瘤组织,剔除包膜及坏死组织,无菌PBS清洗3-5次;切成约1mm3组织块;
2. 加入2mmol 的 EDTA,摇匀后放置冰上约 30-60min;
3. 离心,并加入胶原酶消化(含蛋白酶);
4. 消化期间,置于37°培养箱。每15min摇晃一次,消化时间根据肿瘤组织来定,约1-2h;
5. 待大部分组织块消化成透明状时,用 40μm 的细胞滤网过滤细胞,收集;
6. 用培养基重悬,置于培养箱培养。
一、细胞基本属性 | |
细胞名称 | 大鼠角膜上皮细胞 |
组织来源 | 眼角膜组织 |
商品货号 | A01X1724 |
种属来源 | 大鼠 |
产品规格 | 5×105cells/T25细胞培养瓶 |
细胞简介 | 大鼠角膜上皮细胞分离自眼角膜组织;角膜位于眼球前壁的一层透明膜,约占纤维膜 的前1/6,从后面看角膜呈正圆形,从前面看为横椭圆形。角膜厚度各部分不尽相同,中央部薄。角膜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如有外物接触角膜,眼睑便会不由自主地合上以 ?;ぱ劬?。为了保持透明,角膜并没有血管,透过外界空气、泪液及房水获取养份及氧气 。角膜分为五层,由前向后依次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 胞层。其主要功能如下:①角膜是无血管的组织,具有透明的特性和合成许多蛋白 的功能,分三层细胞层,外层即是上皮细胞;②角膜上皮细胞能参与先天性免疫,能感应 病原体存在并发出信号从而激活角膜防御系统;③角膜上皮细胞能高效表达醛脱氢酶。角 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对研究角膜的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都是极为重 要的手段,常用于研究细胞代谢产物、病毒感染、各种生长因子和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
包被条件 | 鼠尾胶原I(2-5μg/cm2) |
培养基 | 含FBS、生长添加剂、Penicillin、Streptomycin等 |
换液频率 | 每2-3天换液一次 |
生长特性 | 贴壁 |
细胞形态 | 上皮细胞样 |
传代特性 | 可传1-2代 |
消化液 | 0.25%胰蛋bai酶 |
培养条件 | 气相:空气,95%;CO2,5% |
注意事项:
1. 培养基于4℃条件下可保存3-6个月。
2.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请注意保持无菌操作。
3. 传代培养过程中,消化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细胞贴壁及其生长状态。
4. 建议客户收到细胞后前3天每个倍数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便于和技术部沟通。
原代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Primary cells):是指直接从机体取出的组织或细胞获得单个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的细胞。这里的组织主要指:组织器官、外周血及胚胎等。
原代细胞培养:由于原代细胞生长缓慢,繁殖一定的代数停止生长(一般10代以内)。所以一般认为:培养的原代的第1和传代到第10代以内的细胞统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公司产品仅供科研研究实验
公司正在出售的产品:
兔颈静脉内皮细胞 | 友好戈登氏菌Gordonia amicalis |
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 | 玫瑰小双孢菌玫瑰亚种Microbispora rosea subsp. rosea |
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 | 弯曲高温单孢菌Thermomonospora curvata |
大鼠卵巢表面上皮细胞 | 脱叶链霉菌Streptomyces exfoliates |
兔卵巢内膜细胞 | 维及尼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giniae |
大鼠原代B淋巴细胞 | 相模原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sagamiensis |
猪乳腺上皮细胞 | 浅褐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brunnescens |
人宫颈癌细胞 | 青铜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chalcea |
兔肾周细胞 | 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 |
兔腹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 桔橙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aurantiaca |
小鼠卵巢间质细胞 | 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 |
兔主动脉弓内皮细胞 | 葡萄牙链霉菌Streptomyces lusitanus |
人甲状腺成纤维细胞 | 大鼠角膜上皮细胞玫瑰小双孢菌Microbispora rosea |
大鼠原代胸腺基质细胞 | 普通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 vulgaris |
兔肺动脉内皮细胞 | 炭样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carbonac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