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德国*P+F传感器,维特锐集团,合肥总经销~
P+F传感器的结构分析
光电传感器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它们分别为:发送器、接器和检测电路。
发射器带一个校准镜头,将光聚焦射向接器,接器出电缆将这套装置接到一个真空管放大器上。在金属圆筒内有一个小的白炽灯做为光源,这些小而坚固的白炽灯传感器就是如今光电传感器的雏形。
接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及光电池组成。光敏二极管是现在常见的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光敏二极管的外型与一般二极管一样,只是它的管壳上开有一个嵌着玻璃的窗口,以便于光线射入,为增加受光面积,PN结的面积做得较大,光敏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偏置的工作状态下,并与负载电阻相串联,当无光照时,它与普通二极管一样,反向电流很小称为光敏二极管的暗电流;当有光照时,载流子被激发,产生电子-空穴,称为光电载流子。
P+F传感器主要型号如下:
NBN40-L2-A2-V1
NBN40-L2-A2-V1-3G-3D
NBN40-L2-E2-V1
NBN40-U1L-A2-T
NBN8-18GM40-Z0
NBN8-18GM50-E2
NBN8-18GM50-E2-V1
NBN8-18GM60-WS
NCB10-30GM40-N0 10M
NCB15+U1+N0
NCB15-30GM50-Z4
NCB5-18GM40-Z0-V1
NCN40+U1+N0
NEB12-18GM50-E2-V1
NJ10-30GM50-E2
NJ15+U1+E2
生产的发展方向
(1)使光电传感器从理论研究向生产的产业化模式快速发展,走自主创新和合作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传感器的生产大国;
(2)光电传感器产品结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产品品种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倾斜,尤其要填补“空白”品种;
(3)生产格局向专业化发展。即生产传感器门类少而精,且专门生产某一应用领域需要的某一类传感器系列产品,以获得较高的*,各传感器企业的专业化合作生产;
(4)光电传感器大生产技术向自动化发展。光电传感器的门类、品种繁多,所用的敏感材料各异,决定了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纵观当前光电传感器工艺线的概况,多数工艺已实现单机自动化,但距离生产过程全自动化尚存在诸多困难,有待今后广泛采用CAD、CAM及*自动化装备和工业机器人予以突破;
(5)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应加强从依赖引进技术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与自主创新的方向转移;
(6)企业经营要加快从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相结合的化方向跨越发展;
(7)企业结构将向“大、中、小并举”、“集团化、专业化生产共存”的格局发展。
如需详细了解请点击:德国P+F传感器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