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80%左右能源消费仍主要依赖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由此导致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在我国,长江下游沿岸平均每30公里就建有一座发电厂,南京到镇江段电厂平均间隔仅10公里。在河北,电力来源也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燃煤机组占总发电装机的91.7%,约三分之一碳排放由燃煤发电产生,对河北节能减排造成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河北虽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对丰富,但因其自身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以及远离负荷中心、调节能力差等因素限制,河北风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存在外送和消纳瓶颈,未能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具备了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的技术条件。1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每年可从空中输送原煤1500万吨,1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每年可从空中输送原煤2000万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国家电网跨区输电能力将达到2.7亿千瓦,每年可输送电量1.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输送原煤6亿吨,可满足新增1.45亿千瓦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需要,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5亿吨。
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变“过度依靠输煤”为“输煤与输电并举”,能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zui大限度降低生态环境压力。依托特高压电网,既可统筹利用东西部环境容量,通过从能源富足、减排压力较小的省份向东部负荷中心输电,解决东部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也通过与煤电等打捆方式,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远距离传输和大范围消纳,用清洁能源替代常规化石能源,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
特高压电网建设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电力规划和电网专项规划,尽快核准和启动推进张北-石家庄-武汉、陕北-石家庄-潍坊、锡盟-南京等特高压电网建设,打造电力远距离输送大通道,提升电力大规模交换和配置能力,并实现清洁能源大范围消纳,大幅提升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