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智能无线核相仪电网 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发展,:9月20日,2012年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的“一号工程”——“新甘石”联网工程顺利竣工。这项被称为四川电力建设*zui为艰苦、挑战的历史性工程,只是四川电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川电网投资逐年递增,更反映出坚强电网的成长轨迹。
四川电网建设创奇迹
2009年,四川电网投资142.73亿元;2010年,四川电网投资(含特高压)212.43亿元;2011年,四川电网投资(含特高压)290.79亿元;2012年,四川电网建设继续提速。从2月12日到6月30日,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四川省电力公司先后实现了甘谷地、什邡、木里、平武、米易、甘泉等8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堪称四川电网发展*的奇迹。
2012年上半年,四川省电力公司通过加强可研评审管理,认真落实规划项目,积极沟通协调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等评审单位,凝聚共识,zui大限度地达到规划和预期方案,为后续设计、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四川省电力公司全面完成了电网项目抗冰设计复核、新技术可研标准化模板修编等,启动了无人区输电线路设计标准专题研究和编制工作,不断提升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于“新甘石”联网工程、500千伏溪左送出等时间紧、任务重和难度大的项目,及时协调,专项指导,确保前期计划顺利推进。
该公司2012年上半年110千伏以上项目已获核准62项,取得路条177项。众多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为四川电网建设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让四川电网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500千伏木里变电站就建立在zui难的“蜀道”上。该变电站距西昌市480千米,沿途大都是年久失修的“Z”“V”字形弯路,路面损坏严重,经常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频发。建设人员进出一次木里站,少则四五天,多则七八天,工作和生活极为不便。但他们毫无怨言,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坚守工程现场,咬定安全质量不放松,分秒必争促进度,确保了木里藏区首座500千伏变电站成功投运。
四川省电力公司的电网建设在异常紧张、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优异成绩:电网建设安全形势保持平稳,扎实推进了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年”和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工程质量管理年”活动,各项工程总体进展顺利;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新甘石”联网工程顺利竣工,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赞誉;“大建设”体系稳步实施,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确保了锦屏—苏南、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等在川特高压工程顺利推进。四川省电力公司还积极协助配合国家电网公司以及相关设计单位开展雅安至皖南、准东至成都、哈密至重庆等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500千伏色尔古配套工程加快推进,助推了少数民族地区和灾后重建地区的经济发展;500千伏德阳Ⅱ、攀枝花Ⅱ、米易输变电工程按期启动投运,有力强化了电网网架结构。
特高压铺就“川电外送”高速路
“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进一步促进四川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和环保压力,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川省能源局副局长梁武湖在谈到今年7月28日开工的溪浙工程时,对记者说道。
四川水电资源丰富,到2020年,四川发电总装机容量将争取达到9000万千瓦,其中水电约7400万千瓦,占比约82%,四川将成为全国*水电大省。但是,资源“丰多枯少”的结构性矛盾却无法回避,四川水电在丰水期尚有余电可以外送,枯水期电力又有较大缺口需要外购。
采用特高压输电方式,把四川电网通过坚强的特高压电网与华中、华东、华北电网紧密起来。不仅使水电得以外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也使四川在全国能源体系中大能源基地的作用得以凸显,有利于四川经济及能源战略地位的提升。
今年7月7日,四川电网外送电力、电量再创历史新高,日外送电量和电力分别达到1.976亿万千瓦时、869.2万千瓦。今年四川跨区跨省外送总电力首超千万千瓦,同比增长近40%,电力“蜀道”已经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高速路。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在四川的投入将超过千亿元,为加快建设西部电力高地提供了保障。特别是在向上线、锦苏线特高压工程投运并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建设四川到华中的特高压交流和“疆电入川”特高压直流电网,四川电网在“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格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更加突出。四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进一步得到有效的电力保障和电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