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类别 | 国产 | 价格区间 | 2万-5万 |
---|---|---|---|
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环保,食品/农产品,化工,制药/生物制药 |
膜分离技术的分离原理
分子筛分机制;孔径匹配:酶制剂分子量(1万~20万DA)介于微滤(>10万DA截留)和超滤(1万~10万DA截留)之间,通过选择合适膜孔径实现分离。
过程示例:
--预处理:陶瓷微滤膜(孔径0.2μm)去除细胞碎片、培养基大分子。
--精制:超滤膜(截留分子量5万DA)截留酶蛋白,小分子杂质(如盐、低聚糖)透过膜。
--浓缩:纳滤膜进一步浓缩酶液,脱除水分及残留小分子。
膜分离技术在酶制剂生产中的过滤和浓缩优点
1、过滤精度高:膜分离技术中的微滤(孔径0.1-10μm)和超滤(孔径1-100nm)可截留酶制剂中的大分子物质(如细胞碎片、培养基残留)、悬浮颗粒及高分子杂质,确保滤液澄清透明。
2、常温操作:在20-40℃下即可完成浓缩,避免高温导致酶变性失活,同时能耗仅为传统蒸发浓缩的10%。
3、小分子杂质脱除:纳滤膜(150Da-800Da)可进一步脱除小分子杂质(如盐分、低聚糖),提升产品纯度。
4、膜分离过程无需加热,酶活收率可达96%以上,而传统热浓缩技术酶活损失通常超过30%。
5、温和条件:避免高温、强酸碱等环境,适合热敏性酶制剂的纯化。
膜分离技术通过高精度过滤、低温浓缩、低能耗、长寿命等优势,成为酶制剂纯化的核心工艺。其分子筛分原理结合温和操作条件,既能高效去除杂质,又能保留酶活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是现代生物制药和食品工业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