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应用领域 | 综合 |
---|
一、校准原理与方法
?纯水称量法?:通过称量特定温度下纯水的质量,结合水密度参数计算实际容量值。该方法已考虑末端残留溶液的体积修正,是量出型容器的标准校准方式。
?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移液器,通过溶剂吸光度计算实际移液体积,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
二、校准步骤(以纯水称量法为例)
?环境控制?:
温度保持在20±5℃,水温与室温差≤2℃。
使用精度0.001g的电子天平。
?操作流程?:
润洗移液管至少3次,确保内壁同质化。
吸取纯水至标线以上,调节液面至刻度线,垂直排放至已称重的具塞锥形瓶。
静置15秒后称重,计算水质量与实际容量。
?重复性要求?:每个校准点需平行测定3次,极差需符合JJG 196-2006规范。
三、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
禁止高温烘干,避免热膨胀导致容积偏差。
液体排放需保持管体垂直,顶部残留液不可吹出。
?误差控制?:
采用“自上而下”排放方式减少分段误差。
定期与配套容量瓶进行相对体积校准。
四、仪器关联与标准
移液管需与同级精度的滴定管、容量瓶配合使用,每月进行系统误差检测。
校准周期不超过12个月,符合B级精度要求(依据JJG 196-2006)。
如需快速校准移液器(非玻璃移液管),可参考分步调节量程和称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