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直接惠及5.6亿人次!医??缡∫斓鼐鸵匠尚灾?/div>
2025年08月04日 16:59:46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珙桐 点击量:292

2025年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万家,四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累计减少参保群众垫资5900亿元。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在会上介绍,当前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已达65.16万家,四年多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累计惠及5.6亿人次,为参保群众减少垫资5900亿元,医保服务便捷性持续提升。
作为重要民生保障举措,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覆盖两类人群:一是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二是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涵盖异地转诊就医者、因工作或旅游等产生的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及其他临时外出就医者。参保人完成线上备案后,即可按“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享受直接结算服务。
“十四五”期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4年度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医保覆盖根基持续筑牢。与此同时,医疗保障系统加速推进科技赋能,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医保业务编码标准实现全国统一,智能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医保码、移动支付及电子处方的全面应用,让群众就医购药更便捷——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超12.36亿人开通使用医保码,日均结算量突破1450万人次,扫码直接结算成为就医买药常态。
从服务效能看,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量增长显著:结算人次从2020年的537万增至2024年的2.38亿,增幅达44倍,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超90%。门诊保障也持续升级,2024年在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基础上,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5种病种纳入跨省直接结算。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7.4万家,较2024年底增长2.62%。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较2024年底新增0.77万家,增长1.19%。细分来看,住院、普通门诊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分别达8.13万家、23.10万家,同比增幅1.21%、1.50%;跨省联网定点零售药店41.79万家,增长1.01%,服务网络持续扩容。
此外,医保服务便捷化探索不断深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完善了异地备案、定点机构查询、报销费用查询等功能;京津冀实现医保“一卡通行”,无需备案即可直接享受报销。未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以数智化赋能医保服务,提升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预算406.8万元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采购医用电子生理参数检测仪器设备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就“医用电子生理参数检测仪器设备”发布招标公告,预算406.8万元。2025-08-01 10:15:22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急诊医学科及麻醉科财政资金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427.375万...2025-07-29 11:34:26
-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心胸外科诊疗及急救设备一批设备购置安装及售后服务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161.75万元。2025-07-29 10:16:27
-
环境监测仪器、医疗仪器等行业利润大幅增长!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显著
“两新”政策带动效果持续显现。6月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实现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2.1%、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同比增长22....2025-07-28 10:54:59 -
基蛋生物计划投资1.5亿元人民币在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智能化生产研发基地,基地聚焦高端体外诊断试剂与仪器的研发生产,通过自动化实现全流...2025-07-24 10:27:0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chem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