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新材料带来新思路
2025年01月20日 13:35:57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4792

近日,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空气碳捕获系统,这种捕获系统以碳纤维和特殊的吸附材料制成能够高效的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性能稳定且极具普适性。
近日,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空气碳捕获系统,这种捕获系统以碳纤维和特殊的吸附材料制成能够高效的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性能稳定且极具普适性。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通过人类和动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燃烧排放到空气中,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掉。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技术的发展同样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的负担也因此加剧,我们日常用电以及交通出行,均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据统计,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有53%发电厂和交通运输业,其余则来自工业、农业、商业和住宅建筑等人类活动。而与排放量相比,大自然所能吸收转化的二氧化碳量十分有限,仅仅依靠大自然来固碳,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这也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出现。
温室效应的本质是太阳光从地球大气层透射进来并加热地面后,由于热量无法散发出去,从而产生的一种空间内保持温暖的情况。而二氧化碳分子能吸收太阳光的红外辐射,并随后以较长波长的红外辐射形式重新释放能量。这一过程会减缓地面热量向太空的散发速度,从而加剧温室温室效应。因此如果二氧化碳超过了地球自我消化的极限,那么温室效应也会随之超过阈值,并不断加剧。这也是为什么二氧化碳被定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并且成为了治理温室效应的重要突破口。
而提到通过管理二氧化碳来治理温室效应,“捕碳”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顾名思义,“捕碳”的主要工作就是抓取人类活动排放的或者是大气中浓度超标的那部分二氧化碳,并将其处理。
得益于政策支持与技术发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捕碳”技术都获得了较为可观的发展,并且大体上都朝着低成本、高效率、规?;姆较蚪屑际醺镄?,尤其是直接空气捕集等新型捕碳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更被认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而此次辛辛那提大学提出的成果,无疑是该领域的一针强心剂。该校推出的碳捕获系统利用特制的碳纤维包裹蜂窝状块体,块体表面涂有特殊的吸附材料,通过电能驱动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捕获。并且在超2000次的捕获实验中,整个系统保持了稳定的性能,同时也没有出现材料降解的情况。根据团队的推算,该系统理论上有机会实现超万次的碳捕获循环,因此经济效益也非??晒?。
当然该团队还不满足于此,目前该研究正在考虑从节能层面获得进一步突破,尝试用热水代替电力作为驱动能源。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系统未来会走进我们生活,为双碳目标献力。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河北省发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新规征求意见稿,旨在解决机构违规、恶性竞争等问题。新规从压实主体责任、严格监管执法、强化跟踪问效三...2025-07-30 11:17:19
-
华测检测收购希腊Emicert控股权,拓展欧盟碳排放认证市场
华测检测(股票代码:300012)近日签署协议收购希腊Emicert公司控股权,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交割。此次收购将填补华测在欧...2025-07-30 11:03:11 -
财政部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2025-07-28 11:49:26
-
近日,阜新市生态环境局委托辽宁卓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便携式FID监测仪、OBD智能环保检测诊断仪等现场检测执法设备...2025-07-25 08:33:27
-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建材和珠宝玉石领域组织开展2025年度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活动,本年度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包括5个项...2025-07-21 14:31:15
-
7月11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印发《江西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管理办法》,标志着江西省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25-07-19 10:30: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