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杭州水处理深化海洋经济领域创新
2024年08月22日 14:52:44
来源: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点击量:3195

未来,杭州水处理将围绕分离膜技术和产业,聚焦膜产品和膜应用两大方向,夯实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培育孵化新质生产力,打造成为全球科技领先的膜产业领跑者,为保障我国水安全、发展蓝色经济和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2024年8月18日,《杭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将实施,杭州综合频道新闻联播对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水处理)进行报道,展示了杭州水处理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此次采访通过和杭州水处理首席顾问杨波、高级工程师陈可可的交流沟通,以了解杭州水处理膜产品和膜应用业务、特色亮点、研发进展以及未来计划。
首席顾问杨波在采访中分享了公司新的战略规划,海水淡化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杭州水处理在推动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01 杭州水处理在推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
在科技创新方面,杭州水处理的整体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力地支撑和引领我国以及我省的海水淡化科技进步,也带动了长三角区域的膜法水处理技术和产业发展。
在技术应用推广方面,1997年在舟山嵊山岛建立国内首套日产500吨淡水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开创了我国海水淡化规?;τ玫南壤?,截至目前,已在舟山各海岛以及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建立了一批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极大地保障了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至2023年底,省内的海水淡化装置装机规模已达80.15万吨/日,已跃居全国首位。
在民生问题解决方面,杭州水处理的海水淡化技术全面推广与应用,有效解决了海岛军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彻底摆脱了“靠天吃水”的困境。目前舟山的嵊泗县、岱山县等各个下属海岛乡镇基本配备了规模不一的海水淡化装置。同时,浙江的沿海地区,如台州玉环也建立了亚海水淡化应急抗旱工程。海水淡化技术的推广,也应用到了海水养殖和解决偏远山区农村饮用水等方面。
02 浙江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优势
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数量众多的海岛,而且浙江经济发达、科技创新能力位于国内领先,对于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发展需求迫切。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急需解决水资源制约相关问题。通过海水淡化实现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已成为战略选择。
二是创新基础丰厚。浙江是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发源地,目前拥有专业从事海水淡化技术研发与市场化应用的杭州水处理中心等领军企业,以及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等一批重点院校,科研基础丰厚,能力水平一流,为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奠定技术创新基础。
三是产业环境优越。在杭州水处理中心等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基本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膜法水处理产业集聚区和以舟山为中心的海水淡化应用示范区。创建了国家发改委认定的舟山国家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城市和杭州水处理中心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单位。目前浙江的海水淡化应用规模已位于全国首位,淡化水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较好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是政策措施有力。浙江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特组建成立了浙江海洋经济厅,作为海洋经济与产业的行政主管单位。对于海水淡化产业,浙江省发改委积极响应国家要求,结合我省优势和特色,在“十二五”时期也曾专门研究制定了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措施,以推动我省海水淡化产业的做大做强。
03 杭州水处理在海洋经济产业领域的发展规划
一方面加强与政府部门,如省市发改委、海洋经济厅、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参与海洋经济相关产业规划研究与谋划,推动我省海水淡化重大示范项目的落地与实施,提升改造老旧海水淡化装置设施,增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我省沿海和海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实现关键产品、技术与装备的迭代升级和国产替代,如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纳滤膜等核心材料,研究开发节能降耗海水淡化新工艺、新装备,推动海水淡化向绿色、低碳、数智等高端领域发展。同时大力开发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和装备,延伸海水淡化技术链和产业链,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创造新价值。
未来,杭州水处理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等精神,积极践行新时代中国中化“精气神”,围绕分离膜技术和产业,聚焦膜产品和膜应用两大方向,夯实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培育孵化新质生产力,打造成为全球科技领先的膜产业领跑者,为保障我国水安全、发展蓝色经济和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由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的“陆海对话: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方案”跻身联合国“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4–2033...2025-07-31 15:44:02
-
2025年8月7日14:00,化工仪器网积极响应行业需求,特举办“第二届重金属及元素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及相关从业人...2025-07-29 11:06:58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计划采购多功能水质重金属检测仪、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设备,预算超2.5亿元。2025-07-24 14:24:18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突发水环境事件重金属应急监测技术指南(试行)》,适用于涉重金属水污染事件,不包含辐射及海洋污染,即日起由省级...2025-07-24 11:29:57
-
辽宁省抚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就“抚顺市地下水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一期)”发布招标文件,预算129万元。2025-07-23 10:13:02
-
近日,“三峡一号”科考船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三峡一号”总长56.7米,型宽9.8米,型深3.5米,设计最大航速为24公里/小时,...2025-07-17 16:02:4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