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四川新挂牌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事关粮食和中药
2024年07月31日 11:21:48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669

7月2日,四川举办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活动上,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7月2日,四川举办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活动上,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
两者分别是四川在农业、中药两个领域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好一个高能级实验室,能吸引一批人才、落地一批项目,催生一批成果,对创新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意味着两个实验室迈上了更高的台阶;同时,这也是全省三农和中医药领域的大事,对我省提高农业、中药自主创新能力,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具有重要意义。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作物种质资源与利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平台基础上进行建设。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为四川农业大学。2019年5月,实验室创建工作列入科技部-四川省部省会商;2019年7月,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通过科技部基础司和四川省科技厅共同组织的专家论证;2020年10月,实验室创建工作通过了科技部和四川省专题协商;2021年1月12日,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建设;2021年7月2日,省委、省政府领导为实验室揭牌。
实验室依托的作物学学科是“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历史悠久,优势和特色突出。在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和病原菌致病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实验室近年来在Science、Cell、Nature Plants、Nature Microbiology等学术刊物发表了重要学术论文500余篇。在作物基因资源、育种理论与方法、抗病品种选育方面主持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等一流研究成果。实验室现有人员60余人,凝聚了包括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在内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实验室主任为陈学伟教授。
实验室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设立作物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作物与有害生物互作、作物环境响应与生理、作物种质创新与品种设计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前沿性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通过深度发掘作物的优良基因、高效利用优异基因培育优良品种,用于满足西南地区农业的重大生产需求,以此提升西南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为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西南特色中药资源重点实验室
西南特色中药资源重点实验室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依托单位,在2010年获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础上,于2018年3月正式筹建,2021年1月12日获科技正式建设批文,2021年7月2日正式授牌,是全国两个中药领域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由王永炎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教授任管理委员会主任、副校长彭成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在实验室主任彭成教授首创的“系统中药学”思想指导下,针对中药资源研究的关键核心问题,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药学,形成西南特色中药种质的保存与创新、西南特色中药的多维评价、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的转化机制与调控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长期以来围绕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0余项,筹集研究经费近3.0亿元,公开发表论文26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0余篇,高被引和热点论文14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20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4.564;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0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实验室制定附子、巴豆、半夏等多个中药的国家、行业标准;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皇家植物园、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泰国卫生部替代发展司、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国/境内外高校与机构就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开展良好合作,为推动西部中药产业发展和中药国际化做出贡献。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四川省工业园区新污染物调查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
《四川省工业园区新污染物调查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完善全省新污染物筛查和评估技术体系,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2025-07-30 15:44:14 -
近日,东南大学委托江苏省招标中心有限公司就“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通量分子互作仪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项目编号JSTCC2...2025-07-30 14:45:40
-
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时提到,将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25-07-30 13:54:39
-
中国科学院2025年仪器设备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第二批)的预算金额为550万元,项目编号为 OITC-G250262823-2。2025-07-30 13:48:42
-
国自然基金委: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德国研究联合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日前,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德国研究联合会(DFG)签署的合作协议,2025年双方将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2025-07-30 11:21:18 -
日前,中国测绘学会发布《2025年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示》,进行了2025年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的优秀测绘工程奖和科...2025-07-30 10:49: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